劇中的葛晴晴不念舊恩,令人氣憤,但現實生活中的真正女主劉鑫更是忘恩負義,把事情做得太絕。她不但沒有去祭奠江歌,還拉黑江母,恩將仇報,二人對簿公堂,江母最終勝訴。
法院經過多方面調查取證,一審判決劉鑫賠償江母各項經濟損失496000元及精神損失費200000元,並承擔全部案件受理費。勝訴的江母眼含熱淚地對記者說:「我要把這個判決書告訴她(江歌),媽媽做到了!」
當江歌的母親江秋蓮,在電視上看到《底線》把江歡案搬上螢幕,百感交集,老淚縱橫。她兩次發文表示對《底線》的感謝和支持,是正義的法律給了女兒一個遲到的公道。
江母對《底線》將「江歌案」翻拍表示感激,但作為當事人的劉鑫卻非常不滿。
她在社交平台上髮長文,聲稱劇情與卷宗沒有任何內容相符之處,二審正在處理中,對誹謗等侵權行為,保留進一步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利。
而後,「弒母案」和「貨拉拉跳車案」又接踵而來,當事人對劇情也有了各自的看法。
弒母案的原型是北大學子吳謝宇,他一審被判死刑,二審還在審理中,當得知此案又被搬上螢屏,吳謝宇說希望能引起人們的反思和思考,但不願意母親被演成一個壞人。
劇中的母親飾演孩子上帝的角色,完全操控兒子的一切,就像一個可怕的惡魔。
或許這種誇張式的表演,更能吸引觀眾的眼球,引發更多的爭議。但是作為知錯的兒子,也知道母親這樣做,其實是用心良苦,並不希望再次被醜化,讓亡靈不安。
而相比之下,很多觀眾認為「貨拉拉跳車案」改得有點離譜,司機被美化成一個孝子,但是當事人卻並不領情。
他們公開發聲,說此劇是對當事人(司機周某)和家人及其律師的惡意貶低,根本沒有父親得絕症、妻子在律師唆使下賄賂法官、勝訴後又當庭跪拜等情節,並說《底線》無底線!
對此,大家看法也不相同,有人同意,有人反對。
筆者認為,《底線》是電視劇,而不是紀錄片,根本不需要按原型一字不差地照搬照抄,而是用藝術的手段進行加工,來達到警醒世人、教人從善的目的。
未完待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