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畢業後,她就進入央視工作,在《正大綜藝》當編導和外景主持人,此時她才24歲。
剛上銀幕時,她顯得有些青澀,臉圓圓的,但符合當時大多數中國人的審美。
一進央視,主持的節目就是《正大綜藝》這樣全國流量的節目,所以她的起點相當高。
1997年,姜豐開始擔任《文化視點》欄目主持人、製片人。
主持人和製片人的工作已經比較忙碌,但她依然堅持寫作,而且寫出來的東西得到了編輯的認可,先後出版了小說:
《溫柔塵緣》、《情人假日酒店》,
《情人假日酒店》這部小說,獲得了1995年「新市民小說獎」,2000年的時候,《情人假日酒店》、《愛情錯覺》、《相愛到分手》被改編成了電影。
她寫的《穿過我的黑髮的你的手》,獲1996年《金色年華》雜誌優秀作品獎。
此時她身上的標籤很多:才女、著名主持人、製片人、作家。
隨著時間的推移,一晃她在央視已經工作了7年。
就在她已經駕輕就熟的時候,就在如日中天的時候,她卻選擇了急流勇退:
她決定辭職,去英國讀博。
讀了博士,未來會怎樣?將來從事什麼工作,一切都是未知數。
或許,她曾經考慮過在劍橋大學拿到博士後,在大學裡當一個老師,有寒暑假,可以隨心所欲地從事文學創作,也可以背起行囊去旅行。
這種不確定性,讓她感到興奮,她並不害怕未知的事物。
姜豐曾經自嘲,自己從小體育不好,打球時協調能力不好。
她還說她比較自卑的事還有一樣,那就是唱歌老是跑調,不過高中時她偏偏又是班裡的文藝委員。
那時的校園文藝演出,大合唱節目,開始需要有人起個頭。在排練階段,她作為文藝委員,自然得擔起這個重任,她一開腔,大家就開始笑作一團,為啥?
跑調了唄。
估計姜豐的膽量就是從那時開始練出來的。
音樂和體育不行,那就在功課上多花功夫,她很清楚自己的長處和弱勢,是個聰明人。
她學的是理科,她極力讓自己成績保持優秀,同時,她又很喜歡文學,業餘看了不少文學名著。
她也希望有一天自己寫的東西能變成鉛字,擺在書店,讓路過的人,駐足停留,慢慢翻閱,細細品味。
她後來當然實現了這個願望,她出了好幾本書,1995年就加入了作協。
20多歲,她光彩奪目,她萬眾矚目,她隨心飛揚。
不知不覺她到了30歲,她開始思索一個問題:
我要一直過這種生活嗎?我要一直當主持人嗎?我的人生有沒有更豐富的可能性?
她想去充電,她想去拿一個博士學位,有人建議她去美國,當年楊瀾就是去了美國留學。
但是她有自己的思考,她更喜歡有著悠久歷史的英國,英國的劍橋大學久負盛名,這才是她心儀的學院殿堂。
未完待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