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上綜藝只唱自己歌曲的林子祥,陳慧嫻上《我們的歌》首先就唱了李克勤的《飛花》,可見已經相當有包容性。和林子祥一樣,陳慧嫻已經走完了成名、有代表作,到許多代表作的全過程,已成為行業的標誌性人物。
林子祥綜藝幾乎不唱別人的歌,是因為年紀大了,記不住歌詞了,陳慧嫻自己有許多歌可以唱,還能唱別人的歌,但都已經是前輩,是老人,如果一定要說「吃老本」,也正是因為他們年輕時不斷努力,那許多的經典作品和今日的江湖地位,都是「老本」。
而應該詬病「吃老本」的,只能是提前躺平,不思進取的年輕一代,絕不包括老前輩。相信蕭敬騰和楊坤也只是針對自己而言,並沒有內涵陳慧嫻、小剛之心。
兩組為何不選名曲?或為田忌賽馬之策
楊坤雖說有時候會在網絡來點酒後胡言,但從如今對待馬嘉祺來看,應該是個性情中人,在本期《我們的歌》還是不可或缺的搞笑擔當;而老蕭已經是《我們的歌》「老人」了,上一季還是作為前輩歌手參加的,品行涵養都很好。
在上一季《我們的歌》就看得出來,若說大張偉偶爾內涵呂方是事實,但蕭敬騰對誰都是彬彬有禮的樣子,斷然不會做出內涵前輩這樣的事,可是兩組為什麼都選擇了相對冷門的歌曲,楊坤甚至選擇了別人的作品呢?
除了他們各自描述的理由之外,或許還有更重要的一點,那就是為了賽局——
客觀地說,就大眾影響力更強的代表作而言,後兩組絕對比不上陳慧嫻和小剛,兩人一上陣就拿出了自己數一數二的經典之作,如果楊坤和蕭敬騰也立即以《無所謂》和《王妃》應對,那以後的比賽怎麼選曲?按田忌賽馬的思路,故意拿兩首冷門歌來輸掉頭陣,不失為明智之舉。
或許會有歌迷說,那也還有《空城》,有《怎麼說我不愛你》……很多歌啊,但要知道,電視觀眾和現場評委,可不是歌迷級別的,他們的熟知範圍對傳唱度要求更高。事實上,從節目策劃的角度來看,經典曲目分散一些,為後期節目多留些期待,也是未嘗不是明智之舉。
所以,你喜歡的歌手,他們的經典之作,該來的一定會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