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自己不曾有過什麼高學歷,
找的工作也都是在做苦工,
有一次她在一家火鍋店裡做洗碗工,
本不想告訴兒女,卻意外被趙玉芳發現了,
趙玉芳心疼母親,不想讓她繼續這樣勞累,
但葛淑珍沒有順應女兒的心意,繼續做洗碗工,
一個月後拿到了150元的工資,
雖然錢少,但她不捨得為自己花一分錢,
對於兒子的病情,她捨得用全部的錢來買藥。
可如今,兒子的離去是在她脆弱的心靈給予了重大打擊,
整天以淚洗面,不吃不喝,
趙玉芳每天放學回家後,第一件事就是去照顧媽媽。
可是媽媽始終無法擺脫悲痛的情緒,
趙玉芳想盡辦法也沒有看到媽媽的笑臉。
最後只能勸媽媽出去找些事情來轉移注意力。
葛淑珍也意識到不能這樣低沉下去,
她還有一個女兒需要照顧,
於是去批發了一些襪子、帽子等,在街頭擺地攤。
趙玉芳為了陪伴母親,
放學後都會來到地攤和母親一起,一直到天黑後才回家。
但由於葛淑珍的性格與經歷,
不會像同行那樣去吆喝、攬客,
一天下來還不如打苦工掙得多,
後來好不容易學到了一些精髓,
卻遭遇了驅逐,也只能放棄擺地攤了。
隨後葛淑珍不顧趙玉芳的擔憂,
再一次打起了苦工,每天長時間工作,
賺來的錢卻只有一二百,
雖然兒子離世了,女兒也有前夫來供應花銷,
但葛淑珍還是把自己辛苦賺來的錢都花在了女兒身上。
按照她的話來說,雖然女兒的生活不差這一兩百,
但這一兩百也依然可以讓她的生活過得再好一些。
這樣的生活一直持續到趙玉芳接到大連外國語學院的錄取通知書,
若是趙玉芳去了學校,那家裡就只有葛淑珍一個人了,
她不想獨自呆在家裡,就和女兒一起去了大連。
葛淑珍並沒有因為曾經和趙本山結過婚而進行炒作,
一直本本分分的工作,也沒有獲得很多收入,
在大連也只能在學校附近租一間小房子來居住,
為了維持生活,她做過營業員,也賣過盒飯、手套,
每周最期待的事情就是周末女兒回家了。
當時有不少人主動追求她,
葛淑珍明白對方不良用意後,就主動斷絕了聯繫。
趙玉芳很惱怒這樣的人,
若是真心喜歡她媽媽,那麼她不僅支持,還會給他們牽線,
若是為錢而來,那就斷絕關係。
趙玉芳了解自己的媽媽,她肯定不願過這樣的生活,
乞丐還不食嗟來之食呢!
媽媽有她自己的骨氣與自尊,不願去過求來的生活。
未完待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