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是人生的大事,在古時候,婚姻講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而當時有女孩兒的家庭,在為女兒挑選夫婿的時候,都會考慮的十分全面,不光要考慮這個男人本身,還要考慮對方的家庭。
可是到了現在,卻並不是所有的女孩子都願意聽父母的話,更多的是願意自己去經歷,自己去挑選,這也並不是什麼壞事,畢竟兩情相悅一定能給夫妻帶來感情基礎。可是有些時候,戀愛的甜蜜代表不了婚姻的幸福,所以那些不聽父母話的女孩子,也並不是都能打了父母的臉。
而我們之所以總是說女孩子要聽父母的意見,是因為父母畢竟多活了幾十年,人生的經驗要足的多,為了女兒的幸福,他們也不可能片面的用古板的思想去考慮什麼門當戶對,所以他們做出的很多決定,肯定是深思熟慮之後的。因此在面對結婚這樣的大事時,女孩子還是要試著去理解一下父母。
今天的故事來自網友許寧的分享。
執意遠嫁
許寧和男友梁傑是大學情侶,在戀愛期間,梁傑對許寧是百依百順,言聽計從,這也讓是獨生女的許寧漸漸的認定了梁傑,覺得這個男人可以讓自己一輩子幸福。
在大學畢業之後,梁傑因為母親的要求打算回老家發展,許寧知道之後就想跟隨梁傑一起離開,可這個決定卻遭到了許寧父母的反對,因為他們不希望女兒遠嫁,更不希望女兒嫁給梁傑這個人。
許寧父母的反對不無道理,因為梁傑的家庭條件遠遠比不上許寧,梁傑早年喪父,這些年都靠梁傑的母親打零工撫養兩個兒子,梁傑又是家裡的老大,以後一定要承擔起母親以及弟弟的生活。因此如果許寧嫁過去,許寧肯定也要幫忙一起分擔。
可許寧是他們的掌上明珠,許寧父母也對許寧寄予厚望,希望女兒可以找一個家庭簡單,條件不錯的人安穩的度過餘生。然而對於父母的這一些想法,許寧並沒有選擇認可,反而是執意選擇梁傑,甚至不惜和父母斷絕關係,也要遠嫁他鄉。
對於這唯一的一個女兒,許寧的父母也只能妥協,而為了讓女兒的婚後有所保障,許寧父母也把早就準備好的一筆存款當作陪嫁給了許寧。
而梁傑那邊,則是只出了6萬的彩禮,就把許寧娶了過去。許寧的父母不放心陪女兒在那邊待了一個月,見識了女兒婆婆的蠻橫和強勢,就陪著女兒購置了一套二手房,讓女兒和女婿當作婚房。
最後許寧父母終於憂心忡忡的走了,而擺脫了婆婆打擾的許寧,也以為自己可以和梁傑開開心心的過日子了。可是讓許寧沒有想到的是,梁傑是個十足的大孝子,岳父,岳母走了還沒半年,梁傑就藉口母親身體不好,強硬的母親接到了婚房裡。
扶貧婚姻
為此許寧和梁傑大吵了一架,許寧覺得結這個婚梁傑一家根本沒有出多少錢,這房子也是用自己父母的錢買的,所以梁傑不應該沒有經過自己同意就把婆婆接來。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但梁傑卻覺得許寧就是小題大做,「我媽就是脾氣有點兒不好,可她畢竟含辛茹苦把我拉扯大,我應該把我媽帶在身邊照顧,你現在嫁給了我,這也是你的責任。」
許寧無奈,畢竟不能因為一個婆婆就結束自己的婚姻,也只能忍了下來。可婆婆住進來之後卻開始記恨之前許寧父母讓兒子,兒媳搬出去住的事情,所以每當她和許寧兩個人在家,婆婆都會搬出以前的舊思想來教育許寧。
許寧對於婆婆這樣的長輩,就只能一忍再忍,想著婆婆除了動嘴也沒別的辦法。
但是在結婚兩年之後,許寧的小叔子談了個女朋友,女孩子上門見家長的時候,婆婆為了自己的面子謊稱房子是他們家買的。這下可好,小叔子的女朋友也要求結婚時要有婚房。
這可愁壞了婆婆,最後無奈之下,婆婆要求一家人都開始為小叔子攢錢,婆婆和梁傑更是把多年的存款都拿的出來。許寧自然不願意,而梁傑在勸說無果之後,婆婆更是不要臉面的提出,「你不出錢就算了,我兒子得為他弟弟著想,那以後梁傑的錢就都攢下來,你承擔家裡的開銷吧。」
許寧都被氣笑了,可沒想到梁傑居然同意,許寧憤怒之極,從梁傑的存款里拿走了自己的那一部分,梁傑這下更加理所當然,說他們家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在這種困難的時候,許寧應該幫幫他們。
被這樣道德綁架,許寧又只能為了婚姻隱忍,可是這樣的日子過了一年之後,許寧終於受不了了。
賣房離婚
如果單單是承擔家裡的柴米油鹽生活開銷,許寧也能堅持下去。然而婆婆卻越發的過分,覺得梁傑的每一分錢都要攢下來,所以婆婆日常要買些什麼,也要和許寧伸手要。
這就算了,婆婆後來更是要求許寧把小叔子的那一部分也承擔了,而小叔子的為了哄女朋友開心,這些年花錢如流水。許寧自然不可能答應,結果婆婆就向梁傑挑撥離間。
為此許寧和梁傑爆發了結婚以來最大的一次爭吵,而梁傑的一句自私,也成了壓垮許寧的最後一根稻草。第二天哭著向父母說了委屈之後,許寧在父母的勸說之下,終於有了離婚的念頭。
但畢竟在這個地方生活了三年,所以許寧一天兩天的也不可能就回到娘家。然而那邊兒婆婆和梁傑卻完全不覺得許寧會離婚,在聽說許寧辭職之後,婆婆更是直接不講理的質問許寧,「誰讓你辭職,我和我兒吃啥喝啥?」
許寧頓時被氣笑,也懶得理婆婆的質問,反倒是第二天出去找了中介,要把陪嫁房賣出去。而婆婆直到買家上門看房,才知道自己兒媳婦已經有了離婚的念頭,這下頓時慌了,想撒潑把買家鬧走,卻沒想到許寧根本沒有給她機會。
最後陪嫁房賣了,許寧和梁傑也離婚了,因為兩個人早就已經分清了財產,所以離婚的時候梁傑一分錢的便宜都沒有占到。
而這時小叔子的女朋友聽說房子根本不是梁傑家買到,也開始覺得受到了欺騙,鬧騰了幾個月之後,小叔子的婚事也黃了。
這下樑傑一家開始悔不當初,梁傑也打電話來向許寧道歉,渴望復婚。然而許寧是徹底清醒,無論怎樣都不願意回到那個家去了。
作為父母,在女兒談婚論嫁的時候,永遠希望女兒可以找一個人品好,條件好,尤其是家庭要和睦的男方家庭做婆家。然而在現在這個社會,大部分的年輕人都推崇婚戀自由,所以有很多的女孩子並不願意聽父母的話,只願意嫁給所謂的愛情。
許寧就是這樣一個女孩,只是因為在戀愛的時候梁傑對許寧好,許寧就覺得梁傑會對自己好一輩子,因此,完全沒有考慮父母的話和梁傑的家庭條件,執意遠嫁。最後卻發現婚後的梁傑偏心家人,而自己還要開始扶貧,在受盡了欺負之後,許寧才選擇離婚。
所以我們總是告訴女孩子們,父母讓嫁的人可以考慮,父母不讓嫁的人一定不能嫁,畢竟父母漫長人生幾十年,看人的經驗以及對婚姻的考慮,一定是比兒女要全的。而且做父母的肯定是為了兒女好,所以不要一意孤行,最後卻毀了自己的下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