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剛給兒子30萬買房,兒媳就帶親家看房,父母淚崩:兒子白養了
俗話說,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疼愛子女的父母,不管子女如何對待自己,都會時刻惦記著子女。即便委屈自己,也在所不辭。
然而,父母的用心良苦,又有幾個子女能真正懂得呢?子女還沒結婚之前,或許會承諾以後長大賺錢了會孝敬父母。可真正等到子女結婚成家之後,才發現,孝敬父母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太難了。
因著種種,多數父母都成為了子女的墊腳石,隨時隨地隨刻都願意為子女犧牲。然而,能真正得到子女反哺的又有幾個呢?
01、為獨生子結婚掏空家底
羅阿姨和老伴,沒想到,自己省吃儉用給兒子湊的30萬換房款,轉眼就被兒媳婦拿去給她父母買房養老了。
對於這樣的反差,羅阿姨始終不能接受兒子的欺騙以及謊言。可羅阿姨內心再如何不甘心,30萬也要不回來了,因為房子買了,房產證也只寫了兒媳父母的名字。
因為是獨生子,所以羅阿姨和老伴對這個兒子從來就是有求必應。沒結婚之前,兒子也很懂事孝順,爸媽長爸媽短的,去哪裡都會提前打電話通知。
可自從結婚之後,兒子就跟父母慢慢疏遠了,不再是爸媽長爸媽短,轉而換成了老婆長老婆短。一開始,羅阿姨心裡很不平衡,覺得自己辛苦二十多年養大的兒子,最後卻娶了媳婦忘了娘。
不過,好在兒子會勸慰父母,說兒媳也是家裡獨生女,雙方的結婚是強強聯合,以後肯定會好好孝敬雙方父母。羅阿姨不疑有他,相信了兒子的話。
當兒子提出要結婚的時候,羅阿姨和老伴,不但掏空了這大半輩子的家底,還欠了20萬外債。幸虧老兩口當時還沒退休,因此這20萬,老兩口省吃儉用了三年,才慢慢還清了。
02、婆婆不出力,卻出錢
期間兒媳婦懷孕坐月子,羅阿姨也多次主動提出要去照顧,可都被兒子擋了回去。兒子的理由是,女人坐月子,肯定是自家父母親自照顧比較合適,比較貼心。兒子勸羅阿姨好好休養,不需要操心。
羅阿姨看著兒媳婦被親家照顧得妥妥帖帖地,心裡也很是欣慰。可她也不好意思就干看著,沒辦法出力,她就出錢。在兒媳婦生下孩子那天,羅阿姨大方地給了兒媳婦2萬塊錢,讓她好好補補身體。
未完待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