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常說,人要互相幫助,因為這樣才能夠更加的有感情,相處才能夠越來越好。我落難的時候,你的一個搭手,那麼在你需要幫助的時候,我也會義不容辭。每個人都有這樣的想法,世界才會越來越好。我們總說多一個朋友,總比多一個敵人要強。多一個朋友,就能夠在危難時刻多一條路。而多一個敵人,他必然會斬斷我們原有的路。陌生人之間尚會互相幫助,然而很多親朋好友之間,卻不願意伸出那個援助之手。原因有些是因為生活當中結下樑子,而有些卻覺得身份不匹配。
陳壽寫的《三國志蜀志》當中有這樣一句話:
「每有患急,先人後己。」
每個人都有危難的時刻,也都有緊急的狀況,我們要做的,應該是在這個時候,給他鼓勵,給他幫助,而不是給他一腳,對他惡毒的言語。今天要講的是網友馬齊芤的故事。
01.婆婆不願意。
我叫馬齊芤,前不久我剛和婆婆大吵了一架,甚至還大打出手。為此,我的婚姻也遭遇了划上句號。但是我並不後悔。我後悔的只有一點,那就是沒有早早的做這些事。
我和婆婆的梁子不知道是什麼時候開始結下的。因為在我的印象當中,我一直對她非常好,我事事孝順她,聽她的話任勞任怨。但是卻絲毫換不回她一點真心。
唯一有可能結下樑子的地方,那就是因為結婚,丈夫家條件很普通,這我一直都知道。我家條件也只是一個普通的中上等水平。媽媽總告我,人往高處流。但我覺得感情的事情並不是這樣的,只要心靈相通就可以得到幸福。我和丈夫談了三年的戀愛,在我看來我們已經足夠了解彼此,也足夠熱愛。所以我們唯一的出路,就是走入婚姻,走向穩定。
第一次雙方家長見面的時候,我提前和媽媽打了招呼。我告訴媽媽對方家境很普通,不要獅子大張口。媽媽說:「從前讓你和一些上流社會的人多接觸,是想讓你過幸福的生活,如今你已經找上一個這種家庭條件普通的,媽媽也沒有什麼說的,只要你能夠幸福就好。」
她也的確是這樣做的,因為在飯桌上,我並沒有覺得有任何的不妥。因為母親只是要了一個不論平米的房子,還有15萬的彩禮。這在我看來,都是非常正常的事情,因為身邊的人結婚時候要的遠比這多的多。
然而就是這樣小小的條件,婆婆非但不滿足,還對我們破口大罵。
02.婆婆的不滿。
「要這麼多東西,你們才肯結婚。你這不是結婚,你這是賣你家女兒,並且賣的比豬肉還貴,值這個價格嗎?我們家沒有這麼多錢,你們自己考慮吧。」
這些話難聽的非常刺耳,婆婆絲毫不給我的家裡留任何的面子。而丈夫在婆婆走後,也是緊追出去。他第一時間沒有給我任何的解釋和道歉,而只顧著他自己的母親。本來這場婚姻到這裡,我就想要結束的,然而晚上的時候,丈夫卻給我打來了電話,他說他一定會找到方法去解決。
未完待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