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艷芳進入樂壇後,出現了更大膽的嘗試。她的歌《壞女孩》,「尺度」出奇的大。在她之前,從來沒有一位女歌手表現出如此狂野的形象。很多人說梅艷芳的歌教壞孩子,但矛盾的是,人們忍不住邊唱邊罵。1980年代的香港樂壇,梅艷芳一統天下,流行樂壇多了一種可能。美國《時代周刊》曾評價梅艷芳為「東方聖母」。
而梅艷芳從不滿足於任何固定的形象。正如媒體所評論的:「她唱出了《壞女孩》的叛逆,《似是故人來》的優雅,《烈焰紅唇》的性感,《夢裡共醉》的傳統。她的風格是中西合璧。香港就像是香港這座城市時代文化的縮影。」
電影畫面上,千變萬化的梅艷芳也堪稱絕世青春。1988年與張國榮《胭脂扣》合作飾演如花一角,獲得金像獎、金馬獎等四位最佳女演員。電影中,如花「多次出場,濃妝、淡妝、男妝、素顏……如夢如幻,如花似玉」。現實中的梅艷芳就像一朵花,千姿百態,每一個都令人神往。
梅艷芳一生珍愛朋友,結交廣交朋友。
她在娛樂圈中被公認為為人正直,為人正直。她曾說:「如果你問我,在我百歲的那一天,我能帶什麼進棺材,我可以肯定只有一件事,那就是真愛。」娛樂圈裡受人尊敬的「大姐姐」。曾志偉曾半開玩笑地說:「如果你想找人借錢又不想還,那就找梅艷芳吧。」2002年,梅艷芳在一個她出道20年的紀念節目上告訴大家,我是娛樂圈的。二十年的工作,用四個字來概括——「友誼年!」
除了關心身邊的人,梅艷芳也儘量關注更遠的地方、更廣泛的人群。1993年,她與成龍、徐冠文等人發起成立香港演藝家協會。
這個協會後來發展成為一個極具影響力的慈善組織,聯合兩岸三地的藝術家,在各種天災人禍的情況下籌集善款。多年來,她利用空閒時間前往各地進行慈善演出,並為孤兒院和療養院籌集資金。
2003年「非典」期間,身患癌症的梅艷芳隱瞞病情,極力接觸各界人士,組織娛樂圈明星發起「強行動》和《1:99慈善演唱會》,最終籌得2300萬元善款。資助因SARS導致生活或教育資金困難的患者家屬。
但那一年,梅艷芳走到了人生的盡頭。2003年12月30日,就在大家以為黑色2003即將過去,新的一頁即將開啟之時,卻意外收到了一個悲傷的消息:梅艷芳去世。
大家都說,香港的女兒永遠離開了。四十年的人生,從草根到成名,努力拚搏,銳意進取,最後不忘回饋社會。梅艷芳的人生是一個香港騰飛的故事。
她曾在生前的一場演唱會上說:「如果有一天我離開舞台,有多少人會記得梅艷芳?我只希望每個人有一天晚上抬頭仰望天空,看到一顆星星,他們會我想起一個很熟悉的名字,一個曾經給你帶來一點快樂的人,她的名字叫梅艷芳。」
但是現在,多少年過去了,很多人還在問:香港會不會再有梅艷芳?
一個理性而悲哀的答案是:夕陽之歌已成佳作,世間再無梅艷芳。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