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前的國產劇,00後瘋了

2022-10-10

原標題:30年前的國產劇,00後瘋了

有人說,中國孩子告別童年的標誌是不再期待央視版的四大央視播出每年寒暑假看電視。所以中國觀眾告別電視時代的標誌,大概就是看著央視版四大經典中的經典人物一一離去——

上月底,在94版電視劇《三國演義》中飾演龐統的老牌演員金樹桂因病去世,享年75歲。

今年6月,在《《西遊記續集》》中飾演龍,在《《三國演義》》中飾演馬超的演員安亞萍去世,享年58歲。

去年11月,飾演《三國演義》中青年劉禪的演員兼導演李鐵因胃出血於11月18日在武漢去世,享年53歲。

此前一個月,《紅樓夢》中的「賈榮」和《三國演義》中的「曹丕」楊俊勇因心臟病去世,享年57歲。

說實話,在四大名著的大型電視劇中,這些演員的角色並不多,但關於他們的新聞還是會一次次被推上熱搜。觀眾告別了銀幕內外熟悉的面孔,仿佛告別了屬於中國電視劇的田園時代。

央視版四大名著:國產劇回不去的過去

86版《西遊記》、87版《紅樓夢》、94版《三國演義》、98版《水滸傳》,按照播出時間,央視版四大名著,最老的《西遊記》快四十年前了,最年輕的《水滸傳》也是上世紀末的作品。

這四部劇都不錯,毋庸置疑,他們以精湛的服務、精湛的演技、主創的敬業、配樂得體,被人們誇讚了太多次。而如果你仔細閱讀過原著,你應該明白電視改編的精妙之處:

比如小說中的孫悟空,「尖嘴窄臉,金眼火眼。苔蘚堆在頭上,蘿蔔長在耳朵里」。這模樣,與我們經常在影視劇中看到的孫悟空相去甚遠。

很多人都知道楊潔導演本來是話劇導演,劉小齡童出身猴戲世家,卻不知道飾演朱八戒的馬德華也是崑曲小丑。電視劇《西遊記》引入了大量的戲曲元素,很大程度上消除了原著作為神魔小說的殘酷和血腥,變得更加幽默輕鬆,老少皆宜。

展開全文

劉小齡童飾演的孫悟空。圖/《西遊記》

《紅樓夢》是張愛玲一生的三大遺憾之一。第87版《紅樓夢》大膽拋棄了高娥續篇的結局。《白地的悲劇收場真乾淨》,在眾多「紅粉」心中,完美延續了原著的魅力。

賈寶玉和林黛玉。圖/《紅樓夢》

電視劇《三國演義》對很多人物的刻畫比小說更加立體豐滿。比如被魯迅批評為「智者近魔」的諸葛亮,在電視劇中被「神性」弱化,加上「人性」。

又如官渡之戰後,電視劇為曹操創作了一段台詞:「真像一箭!這箭射了,卻把那麼多強者引到了戰場,把他們的靈魂引到了西邊。」我曹操不會受這箭的影響,強者平安。可以召喚靈魂落地,晚上睡在青山上!星光璀璨,璀璨如話說,你不看這篇文章,曹安就能滿天血!」讓原著中的叛徒多一點「英雄氣概」。

曹操。圖/《三國演義》

電視劇《《水滸傳》》刪減了原作中的詭異和混亂的部分,讓基於現實的悲傷更加強烈。比如原書的結尾,「宋公明多次出現,百姓四時祭祀,梁山停在裡面,求風求雨,求雨」。電視劇改編的最後,變成了吳軍參謀手裡拿著宋江的骨灰。空蕩蕩的中義堂吊梁自殺的悲壯與感染力。電視劇中對女性角色的刻畫也在一定程度上扭轉了原著「厭女」的傾向。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

這些成功的影視改編,都是基於對作品的深刻理解和對藝術的執著追求。當然,它們也比不上當下火熱的「IP孵化」。和很多1980、1990年代出生的傳奇人物一樣,四大名著的電視劇並沒有太多的模特和借鑑,但也缺乏很多的拘謹和刺耳。

《人民日報》的一篇評論曾總結道:「這是中國電視劇從手工業時代走向工業時代的過程,也是一個片酬不高但工匠精神處處閃耀的時期。」以拍攝時間為例,從早到晚,《西遊記》拍了6年,《紅樓夢》和《三國演義》拍了5年,布景更加精緻,《水滸傳》,香港武俠邀請了美術指導,拍了不到4年。在拍攝條件逐漸改善、拍攝時間逐漸縮短的背後,中國電視劇的製作正朝著市場化邁進。

1998年,與《《水滸傳》》同年,改編自瓊瑤小說的四大名著的大結局《《還珠格格》》也開播,創下中國電視劇統計後的收視紀錄。此後,作為「國家工程」,幾乎「不惜一切代價」的四大名劇,成為國產電視劇再也回不去的時代。

爾康和紫薇。圖/《還珠格格》

以後沒人的「神劇」

有意思的是,如今央視四大經典的粉絲中,不乏新生代觀眾。他們中的很多人都出生在這四部電視劇播出後的時代,但對電視劇的熟悉和喜愛卻絲毫不遜於父母。.

兩年前,年輕人云集的B站一口氣把四部劇都介紹完了。

目前,《水滸傳》和《紅樓夢》的播放量已經達到1億左右,《西遊記》的播放量接近2億,而《三國演義》的播放量更是達到了驚人的2.7億。四大名著為當代年輕人的網絡生活貢獻了許多「梗」。比如諸葛亮對王朗「沒見過這麼厚顏無恥的人」的怒火成了流行語,諸葛亮用頭撞周瑜棺材的場景被做成了表情包。賈政斥責賈寶玉「叉出去」,宋江戰前常說「去救秦明」,都能讓觀眾會心一笑。

諸葛亮表情包原圖。圖/《三國演義》

也有一些秸稈猝不及防,毫無徵兆。今年春節前夕,因為一句「我讓你回去,你家以後不愁吃穿」這句台詞,一夜之間,無數年輕人換了微信頭像。變成了《西遊記續集》黃澄澄的金豹,寓意來年財運豐裕,衣食無憂。

黃澄澄的豹子。圖/《西遊記續集》

年輕一代的觀眾對四部經典電視劇的老版本可能比與他們一起成長的前兩代人更加尊重。四大名著的翻拍都是十多年前的事了。當時開始噴的第一批70後、80後已經成為了網際網路的「隱形人」,但年輕觀眾還在。在反覆對比中,強調了新版的粗糙和舊版的經典。

四大名著央視版有什麼不足嗎?當然還有,比如《三國演義》的短劇,《水滸傳》的剪輯太多等等,都是特定時代留下的遺憾。但既然已經「封神」,小缺點自然可以忽略,但優點卻可以無限放大。在一些輿論場景下,四大名著已經是不可詬病的「神劇」。

歸根結底,年輕人對四大名著老版本的熱情背後,也隱藏著對當下國產劇的深切不滿:進入影視圈時代後,既不想為國產劇消磨時間爛片爛劇,也看膩了韓劇,日劇的虛偽,美劇的陰謀,回首嘗嘗四大名著舊版的經典內涵,已然成為一道吃不完的美味。

所以,在無數人溫情的回眸中,老戲骨的渾身散發著藝術光環。

走出四大名著的日子

四大名著的故事是悲劇與喜劇、緣分與巧合的結合,與人生的邏輯不謀而合。台前幕後,戲裡戲外,那些陌生又熟悉的面孔,都在迎接著各自的人生經歷,仿佛是我們在電視機前的寫照。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

有人在角色的幫助下,在演藝事業上取得了重要的飛躍。

1990年代初,《三國演義》的很多角色都已經敲定,只有第一主角諸葛亮的演員還沒有確定。

曾經的奶油小子唐國強作為周瑜的人選來到劇組,卻成為了諸葛亮的最後人選。

當時有人知道唐國強扮演了諸葛亮這麼重要的角色,都覺得這個「小鮮肉」不能擔當主要角色,於是將投訴信寫給了相關部門。總導演王福林不顧輿論,錄了一段唐國強《隆中對》發來證明自己的演技。從那以後,沒有人質疑諸葛亮的選角。

唐國強飾演諸葛亮。圖/《三國演義》

一個人一閃而過,沉默了下來。

成功飾演劉備的孫沿君很早就離開了演藝圈。他上一次上新聞是在他的電瓶車著火的時候。《《紅樓夢》》中的大部分男主角,除了鄧潔,幾乎都淡出了演藝圈。飾演林黛玉的陳曉旭出家後病逝。飾演班兒的李越在車禍中喪生。

也有很多人在離開角色後變成了和我們一樣的「庸人」。

《西遊記》師徒四人要麼去穴,要麼開花,早就引起了幾輪熱議。「唐僧」徐少華形似高僧,接受人群,為觀眾傳授佛法。該視頻早已在各種平台上傳播。這位「唐長老」似乎選擇性地忽略了自己也演過《三國演義》張遼。

西取經書和白龍馬的四師徒。

圖/《西遊記》

當他們來到現實,光環褪去,演員要像其他人一樣接受時間的洗禮,也要在慾望中旋轉,曾經飾演的角色總是那麼鮮活生動。作為觀眾,我們並不是不能完全理解這個差距,但我們仍然感到驚訝。

這個時候,我們不得不用劉老師在爭議時的一句流行語來安慰自己:「我們懷念孫悟空,而不是劉小齡童。」

去年初,網上流傳著一段小視頻。塑造第94屆關羽經典形象的演員呂樹明站在十八層的小舞台上,問台下的人:「你們能不能大聲喊出,中國第一關公是誰?」傳來一個稀疏的回答:「陸書銘。」

「關二爺」還不滿足,又問道:「你們能不能大聲喊一下,陸先生——」台下「我愛你」的聲音更亂了。陸老師有些失望:「怎麼了,大家都弱了。」

在評論區,一位年輕的網友對台下的鄉親說了一句真心話:「別說了,什麼時候送雞蛋?」有網友心情複雜地曬出了《三國演義》的片尾曲。歌詞:「聚散皆緣,相聚永遠是愛,為過去負責,死後如何判斷……」

就在去年7月,寫這首歌《歷史的天空》的女作詞人王健也開車向西。

責任編輯:


相关文章

  • 神印王座考核正式開啟,四人組出動,龍皓晨終於得到想要的王座
  • 仙逆:遁天拚死一戰,魂幡爭奪戰打響,王林再次創造了奇蹟
  • 仙遺族計劃曝光,王林終於突破嬰變期,成為問鼎之下「第一人」
  • 司徒南高調救場,朱雀子被嚇走,遁天18歲年輕建模也曝光了
  • 書卷一夢南珩是好人還是壞人,全是惡評,這很難評
  • 神印王座第166集:聖采兒和婆婆見面,皓晨正式和星宇達成和解
  • 神印王座考核正式開啟,四人組出動,龍皓晨終於得到想要的王座
  • 司徒南高調救場,朱雀子被嚇走,遁天18歲年輕建模也曝光了
  • 仙遺族計劃曝光,王林終於突破嬰變期,成為問鼎之下「第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