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回家,娘家留了三萬,婆家留了五千,妻子:我家跟你家不一樣
現在的生活中,人活得現實一點吧,會缺少了真情相伴,活得感性一點,真情一點,又會被現實所傷害,這種糾結的矛盾體成為了很多人生活中的困難。
面對普通的朋友,同事關係,那麼讓人覺得不舒服的狀態可以選擇放棄面對,選擇割捨,不再來往,也並不會過多地影響自己的生活,可是當現實和真情時刻的存在於自己的婚姻生活,以及自己的每一個「家庭」中的時候,若是處理不當,就很容易造成心中的不滿,造成生活的爭執,甚至還會造成夫妻之間感情的不順,最終各自懷著不滿走向婚姻的失敗。
「結婚了我們就是一家人了!」
這樣的話想必對於很多人來說都聽過,無論是女方還是男方,到了家裡的時候都會聽到這句話,大多數人一開始的時候也都會認為很感動,很開心,能夠被丈母娘,或者是婆婆當作是親人一樣去對待的話,生活也會變得更加容易點,開心一點。
可是當真正的開始生活之後,才會慢慢地發現,所謂的一家人其實跟自己的父母那樣的一家人是不一樣的,可能朝夕相處,可是卻也依舊存在著隔閡,可能還會發現在一起的時候互相打架表面上十分的客氣,但是卻也偶爾會發現,也許在背後的時候往往還是會聽到一些其他的話,也許是關於自己的,也許是與自己無關,總之,這樣的關係往往並沒有那麼容易,再親密的婆媳之間,女婿丈母娘之間還是會存在一層薄薄的距離,雖然看不見,但是它卻始終存在,有意無意的影響著生活,造成彼此之間的矛盾。
國慶回家一趟,娘家留了三萬,婆家留了五千,妻子被懟後反駁:我家跟你家不一樣
沈先生的事情:
沈先生結婚已經六年了,但是至今為止,沈先生的這段婚姻關係似乎還是有著不少的距離感,尤其是在這兩年,沈先生漸漸的發現夫妻之間想要真正的融入到一起。
沈先生跟妻子劉女士兩個人是相親認識的,當時也是因為到了結婚的年紀了,家裡人也催得急,相親總是不斷,就這樣走到了一起,成為了一家人,只是從當初的開始就有著不少的現實因素的影響,其中單單說彩禮方面的問題就一直都有著一些不滿。
當初的劉女士要求要二十萬的彩禮,原因是兩個人沒有足夠的感情基礎,再加上彼此之間相處的時間也不是很長,沒有特別深厚的感情基礎,所以彩禮要的多也是為了考驗沈先生是否能夠真心對待自己,婆家人是否能夠對自己好,這才要了這麼多的彩禮。
可是這筆彩禮確實挺高的,一度的讓這段婚姻關係陷入了僵局,大概持續了一段時間之後,兩家人這才又一次的對結婚的這件事情坐下來商量,各退了一步,女方家裡最後接受了十六萬的彩禮,這才讓這段婚姻繼續走了下去,有了如今的生活。
其實在後來的婚姻生活中的兩個人還是很恩愛的,一起去經營著自己的小家,雖然也會爭吵,也會鬧彆扭,但始終還是夫妻,可是在對待彼此家庭上面,卻很難真正的讓對方滿意,尤其是在對待兩家人的態度上面,夫妻二人之間依舊分得很清楚。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比如在剛剛結婚之後的彩禮和嫁妝的問題,本應該是一提起去經營自己的家庭,經營自己的生活的,可是在此之前商量好的十萬塊錢的陪嫁最後帶過來的只有五萬塊錢,劉女士解釋說自己的父親身體不好,所以多留了一些錢,沈先生也只能夠自己接受了,畢竟兩個人的生活還是要繼續的,但直到今年的國慶時候才導致了夫妻之間感情徹底的破裂。
結婚六年,這些年的國慶其實每一年都不同,有的時候是旅遊,有的時候是在家裡呆著,再加上後來有了孩子,所以國慶的這個小長假往往都是留給夫妻倆人的,可是在今年的時候,兩個人的國慶假期因為錢的事情導致了互相之間的距離越來越遠。
這次國慶的時候有七天的假期,先回了劉女士的家裡,也是因為中秋的時候沒有回家,所以想著國慶先回娘家住幾天,在回到娘家的時候,夫妻倆也是買了很多的東西,有各種的營養品,以及中秋時候備下來的月餅等等,劉女士還給父母準備了一身衣服,花銷倒是也不多,加起來也就兩三千塊錢。
但是讓沈先生沒有想到的事情是,在娘家住了三天,直到要走的前一天,劉女士卻取了三萬塊錢給了丈母娘,因為劉女士自己的工資卡裡面的錢,沈先生並不知情,帶著劉女士回了自己的家裡,準備的禮物其實還是挺一樣的,都是營養品之類的,花銷也大差不差,住了兩三天之後,走之前劉女士還主動的讓沈先生給公婆準備五千塊錢,算是孝敬他們的錢了。
本來是一件好事,讓沈先生心裡十分的開心,但是,卻在回家之後,偶然看到劉女士的簡訊消息之後,他忍不住了,質問劉女士:
「我看你手機里有一個三萬塊錢的取款消息,幹嘛去了?」
劉女士也沒有反駁,實話實說:
「回我家的時候給我爸媽留的。」
沈先生頓時生氣了,直言:
「就回家過了個國慶,為什麼要給那麼多錢,況且咱們不是有買的其他東西嗎?為什麼要給那麼多錢,為什麼給我爸媽才準備了五千塊錢,我當時還覺得愧疚的,還專門給你也趕緊轉了三千塊錢,沒想到你早就給了那麼多錢?為什麼不跟我說?」
劉女士卻說:
「我為什麼跟你說,我給的錢都是我自己的工資,跟你說得著麼,況且了,你也知道給了你爸媽五千,你才給我爸媽準備了三千塊錢?你好意思嗎?」
沈先生卻說:
「你的錢不是咱倆的?咱們不是一家人?是不是得商量好,我就想知道為什麼你要給你爸媽那麼多錢,為什麼才給我爸媽五千塊錢。」
劉女士說:
「我家跟你家不一樣!咱倆結婚這麼多年了,我家什麼情況你不知道嗎?我爸身體不好,我媽又沒有穩定的工作,家裡的收入都是靠我爸,現在他身體也不好,你讓他們怎麼過?我一年回不了幾次家,也照顧不上他們,再不給他們準備一些錢用作生活,你讓我怎麼辦?你爸媽好歹都有收入,缺錢嗎?又不缺錢,要那麼多錢幹嘛?況且他們的錢最後不都是給你的嗎?我爸媽的錢不是以後也都是我的嗎?你家條件好,我家條件不好,為什麼不能多幫助我家?」
內容未完,請按「第2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