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圈恩怨隨風去,世間再無新藝城

2022-10-10     緣分     15134

「放開彼此心中矛盾,

理想一起去追,

同舟人,誓相隨,

無畏更無懼。」

——填詞人·黃霑

「逝於2004年11月24日」

出自作品:《獅子山下》

……

港圈恩怨隨風去,世間再無新藝城

01.

70年代末,黃百鳴寫了個叫《小生怕鬼》的劇本,送去嘉禾。嘉禾沒收。數年後,劉家良的弟弟劉家榮,想拍一部喜劇鬼片,黃百鳴忙把劇本翻出來,改名《小生怕怕》,拉上從台灣發展回來的譚詠麟,出演此片。

《小生怕怕》上映時,正好與嘉禾的《八彩林亞珍》對打。這片子給嘉禾摁在地上摩擦,贏了900萬票房。黃百鳴總算出了一口惡氣。

而《八彩》的導演是誰呢?吳宇森。

輸完後,他拍《英雄無淚》,採用實彈拍攝打中演員,嘉禾一氣之下,將他和影片都雪藏了。吳宇森沒辦法,只好去投靠好朋友。他的好朋友徐克,和黃百鳴在同一家公司。《小生怕怕》就是這家公司出的。

這就是大名鼎鼎的「新藝城」。

80年代的香港影壇,新藝城屬實是個牛逼的存在。短短三年時間,它就成了香港票房增長最猛的公司,嚇得江湖兩大巨頭「邵氏」與「嘉禾」聯手阻擊。結果還沒擊落。但同時,它又是一家短命公司,活了十年,其實巔峰不到五年。

成立五年後,公司里那七個人,彼此就心生嫌隙,最終分崩離析。

這一段風流往事裡,有奇蹟,有諧趣,有背叛,但更多的,是令人唏噓。

港圈恩怨隨風去,世間再無新藝城

「故事從他們開始」

時間拉回到1975年。在美國讀工科的麥嘉,經常去唐人街看香港功夫片,有了做導演的衝動。不但衝動,還有行動。他覺得香港這些電影拍得太爛,回港後,拉上好友在尖沙咀租了間辦公室,創立「先鋒」。

麥嘉顯然低估了拍電影。他把「義大利西部片」,也就是伊斯特伍德演的那一套東西移植過來,拍了個《一支光棍走天涯》,投資百萬,票房74萬。公司最好的《面懵心精》,才269萬港幣。三部電影下來,「先鋒」賠得底褲都沒了。

麥嘉不想乾了。一位前輩勸他說:

「再堅持堅持,堅持就是勝利啊。」

《光棍》的男一號,是劉家榮。一年後,他把麥嘉介紹給洪金寶認識。洪金寶愛才心切,跟他合夥成立「嘉寶」。公司創業作,叫做《老虎田雞》。

本來傍上洪金寶,麥嘉覺得出頭指日可待。可是,洪金寶跟嘉禾有約,他還有個「寶禾」要照應。嘉禾家大業大,洪金寶哪有心思跟麥嘉創業?

謀求獨立的麥嘉,只好重新拉人,另組了一套班子。

兩個合伙人,一個叫石天,一個,叫黃百鳴。

未完待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