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六旬阿姨的晚年:六千一月的退休金,在兒女家被視為「仇人」

2022-01-06     言諾     14573

愛孩子當然沒有錯,但是沒有底線的愛,不是真的愛,而是溺愛。

通過趙阿姨的講述,我大概能明白,她的孩子是在什麼樣的環境下長大的,才會形成這樣的性格。

心理專家武志紅在《為何家會傷人》一書中寫道:

一般而言,看不得孩子「受苦」的父母,是自己的童年比較苦,他們對此很不甘心,於是有了孩子後,就拚命照顧孩子,發誓不讓孩子吃苦。看起來,他們是不讓自己現實的孩子吃苦,其實是不想讓自己「內在的小孩」吃苦。 這是一種投射,是父母將自己內心的東西投射到了孩子身上。

結果會怎樣呢?

極有可能像趙阿姨的兒女一樣,遇事等待父母幫他們解決,並且把父母的付出當作理所當然。

一位六旬阿姨的晚年:六千一月的退休金,在兒女家被視為「仇人」

這樣養育出來的子女,自我效能感會很差,不認為自己有能力過好自己的日子,得靠父母的幫扶,才能把孩子養大、才能把日子過好。

其實,所有的問題都能追溯到孩子的家庭教育上,做父母的,也該反省自己為何把兒女教成這樣,是不是太過慣著他們?是不是教育方式出了問題?

兒女讓你幫忙帶孩子,你要告訴他們,我幫你帶孩子不是天經地義,我幫你是看在血緣親情上,不幫你,你也怪不到我。

子女也不要覺得,你不幫我帶孩子,以後別指望我給你養老,你得想明白,你的父母生養你一場,已經完成了做父母的責任,剩下的都是你自己的事情。

希望更多的父母,能夠先維護自己的利益,再去談如何幫扶兒女,如果你的兒女不懂感恩,你要做的是放手,讓他們對自己的人生負責,而不是你對他們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