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陵上柏,磊磊澗中石。人生天地間,忽如遠行客。」墳墓上的松柏青翠欲滴,河流中的石頭堆積成塊,人啊,活在天地間是如此之渺小微茫,世事無常,如同這人世間匆匆的過客。
紅顏枯骨,轉瞬即逝
在史書記載中,美麗的女子大多身世悲慘,逃不過命運的樊籬。古代四大美人中,西施貂蟬生於戰亂,也死於戰亂。楊貴妃被賜死,昭君要和親。三國時期窺之若神人的甄宓最後也被以糠塞口,身死魂消,所以世人感慨,自古紅顏多薄命。
查看大圖
上述的絕色女子,大多死於人為,因為非凡的容顏而被別有用心之人盯上,幾經摧殘,才落得個零落成泥碾作塵的下場,今天要講述的這個姑娘卻是死於一場意外,在人生的大好年華撒手人寰。
她的名字叫沈旭華,是一位才貌俱佳的主持人,本應擁有大好前程,卻在33歲的時候因為錯推了一扇門而被死神盯上,不幸的離開人世。親朋聽到的時候莫不驚訝,因為上一秒鐘,她還在言笑晏晏的談天喝酒,下一秒就變成了一具冰冷的屍體,自此天人永隔。
沈旭華去世之後,她的事情引起了很大轟動,人們在對這位年紀輕輕就過早夭折的女子扼腕嘆惋的同時,也對她去世的原因產生了深深的恐懼,因為她所遇到的,也是明日之後你我可能遇到的事情,如果不加以解決,那麼會有更多的人因此而受害。
查看大圖
那麼,這位讓無數人惋惜的沈旭華生前擁有怎樣光輝的過往呢?她又是因為什麼讓人毛骨悚然的原因而離開人世的呢?下面就讓我們來探尋一下。
一路走來,星光璀璨
沈旭華,出生於1969年,如果還活著,現在應該是和董卿周濤一個輩分的主持人。她是杭州人,最開始在浙江餘杭電視台當播音員,是廣播電視局的一級播音員,後來參加了中國中央電視台舉辦的主持人大賽。
現在在各大衛視十分搶手的今日說法主持人撒貝寧,當年就是因為在這個比賽中嶄露頭角而被中央電視台錄取的。而沈旭華同樣在這場比賽中取得了不錯的名次,被中央電視台選中,成為《夕陽紅》欄目生活版的主持人。
查看大圖
此時的沈旭華年輕、漂亮,有著多年苦學努力得來的才華,正待厚積薄發大展身手之時,卻天降意外,奪走了她年輕的生命。
2002年8月1日晚,沈旭華和朋友相約吃飯,在一家飯店訂了個和消防通道相鄰兩米的包廂。進包廂前沈旭華還和朋友開玩笑說,如果有火情的話一定很方便大家逃生。
吃飯途中,沈旭華喝了一點酒,她的手機響了,因為大家都在笑鬧,所以沈旭華一個人悄悄地推門而出,打算找尋一個僻靜的地方接電話。這個時候她推開了消防通道的門,走了進去。她的生命就此定格在了這一刻。
飯店的消防通道是一塊尚未完工的建築,不但沒有燈,也沒有扶手,甚至門口沒有任何警示的標語。當推開那扇門的時候,死神就已經在黑暗中桀桀發笑了——那扇門的後面,是從二樓直達一樓的深坑。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查看大圖
沈旭華就這樣一腳踏入了一個巨大的、黑暗的、吞噬掉她生命的深坑。又或者,當時的她並沒有直接去世,而是經過了一段漫長的等待,在黑暗和寂靜中無力地察覺到自己生命力的流逝,最終不舍的撒手人寰。
直到沈旭華消失了40多分鐘後,一個來運送材料的工人才發現了沈玉華躺在坑底,急忙叫來了警察和急救車,然而,因為時間過去得太久了,沈旭華又傷得太重,她的生命體徵停留19天後,最終還是因為瀰漫性腦出血而離開了人世。
事後,警方詳細地調查了當時現場的監控記錄,又對現場痕跡做出偵查,發現飯店從消防通道門出去的平台只有20厘米不到,甚至不夠一個成年人站穩,而二樓到一樓大坑的高度卻有足足4米,是可以讓人摔殘致死的高度。
查看大圖
最終法院判決,被告飯店賠償沈旭華家屬共計387639元,然而又有多少錢能夠買回一位花季少女年輕的生命和一對失去女兒的年邁老人破碎的心呢?
緬懷佳人,莫忘生命的教訓
沈旭華的事情在當時鬧得很大,一方面是因為她是一位這樣出色又年輕的主持人,另一方面是因為,這樣聳人聽聞的意外死亡實在是太可怕了。
試問,我們日常出去遊玩,看到一扇沒有標註卻充滿了安全環境暗示的普通的門,能夠確保自己不在某一刻打開它麼?能夠提前意識到它是一個大坑而不是按照常理所以為的平地麼?如果不能,那麼危險隨時都在我們身邊。
查看大圖
每一扇欲拒還迎的門,每一條沒有警示牌的路,每一棟沒有標註危房的建築,它們的附近都守候著一個守株待兔的死神,靜待著無辜的獵物一頭撞進來,驚慌失措的倒地,最終與人世陰陽相隔。
人活在世,生命安全是首要前提,然而總有人疏忽大意,懷抱僥倖的心理,最終害人害己。在高速公路上,總有司機停下檢修車輛,而不在附近放警示牌,最終被飛馳而來的車輛撞得個人仰馬翻,自己受害不說,還要拉上人家正常駕駛的人。
高樓之上,也總有不遵守道德的人高空拋物,抱著僥倖心理,最終砸死砸傷樓下行人,如果沒有監控拍到就死不認罪,可以說是缺德之至。
查看大圖
而沈旭華事件,從表面上看是她錯推了一扇門導致自己墜樓去世,實際上就是無良店家毫無道德之心的表現,自己清楚自己建築的危險之處,卻毫不警覺,或者心存僥倖心理,以為不會這麼巧發生意外。
誰知道,就是這麼巧,一位年輕的女子推開了那扇門,失去了寶貴的生。由此可見,僥倖心理要不得,在安全這個議題上必須做到全方位無死角,方能造福你我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