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李長恩心裡,父親是那個跟他一起滾鐵環、捉迷藏、甚至輸了還會賴皮的老頑童。不管是發生了什麼,自己的父親就會給自己加油打氣,逗自己開心,當時的他還是非常地快樂的。
那時候他除了父親,幾乎沒什麼玩伴。村子裡有很多孩子,但願意跟他玩的人很少,他們要麼對他視而不見,要麼指著他的腿哈哈大笑,他也因為這件事情變得特別的自卑,老常覺得自己不如別人。李長恩生下來時兩條腿就不一樣長,三歲才學會走路,但不會跑,一跑就會摔跌。所有的孩子都嫌他,只有父親這個大孩子不嫌他。反而還是會一直不停地在鼓勵他,平時的話也會給他買一些很好玩的東西,然後兩個人之間也會玩得非常的開心。
父親曾經考上過大學,因為家境太差,自己家裡的條件也根本就供不起自己讀書,所以就放棄了那次讀書的機會,沒去讀,後來就當了村小學的老師,他當時在小學裡面教書的時候也還是非常的會逗小朋友們開心的,很多的小朋友們都非常的喜歡他。他不僅能教小孩讀書,還精通孩子們的遊戲,打彈弓,放風箏,抓鳥釣魚等等,他把這些遊戲都教給了李長恩。父親也因此被人稱為不務正業,但他從來不在乎別人怎麼看,他只是覺得自己能夠帶給這些小孩子們開心,讓這些小孩子們快樂就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所以即便是身邊有很多人說他,但是他從來也都不會放在眼裡。
家裡跟學校很近,李長恩經常過去找父親,平時也會跟著自己的父親說會話,看看自己的父親在幹什麼。有一天,他來到學校,看到父親一邊批改作業,一邊長吁短嘆。父親看到他後,鄭重地對他說:「你以後一定要認真讀書呀。」
村裡很多人初中都沒畢業,但這並不妨礙他們出去打工,而且掙的錢比他這個老師多多了。很多家長送孩子來上學,都很坦誠地說讓孩子認幾個字就行了。只有父親才知道學問的作用,只是他本來有機會改變命運的,卻屈服於現實面前,所以他希望兒子不要像自己。
李長恩當然不會懂父親的心思,他指著辦公室門口一棵大樹上的鳥窩,要父親去掏了它。父親照做了,結果踩斷了一棵樹枝,整個人掉了下來。
父親傷好後也成了長短腿,他竟好像很高興一樣,對李長恩說:「兒子你看,現在我們一模一樣了。」那以後,他們一大一小兩個瘸子就成了村裡的風景。很多人看著他們就笑,笑著笑著,就不笑了,因為他們根本不在乎別人笑。不管是別人說什麼,他們也只會活在自己的世界裡面。
父親對他說:「別人嘲笑你,你覺得不高興是因為內心不夠強大。當你強大到一定境界時,別人對你只有尊重了。」李長恩似懂非懂,就這麼瘸著腿,在眾人的嘲笑聲中上了小學,中學,然後大學。
他去讀大學時,父親說要讓帶他一起去回味一下童年,好讓他記住這個村子。他們去河邊釣魚,但河水已經污染成泡沫水了,他們去打彈弓,但李長恩不願意傷害小鳥,他們去抓泥鰍,可是田裡早就沒泥鰍了。
父親很尷尬。李長恩索然無趣地說:「沒意思,還是回家去吧。」他對小時候的遊戲已經毫無興趣了,跟父親過來,只是想讓他高興而已。父親這些年一直不高興,小學被撤,他文憑不夠被清退回家了,人到四十,卻發現自己什麼也不會。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李長恩去讀大學後,父母也就一起出去打工了。他打電話給他們,父親每次都跟母親搶著電話,好像生怕漏掉了什麼,其實他打電話並沒什麼話說,只不過像是一個任務一樣,讓他們知道自己沒事就行了。但每次父親都問個不停,還讓兒子把學校拍下來發給他看。他說,自己當年考上的那所學校或許比這還要漂亮。
大學一晃而過,李長恩費了很大力氣在當地找到了工作,一個腿腳不好的人,想要出頭就要比別人多付出幾倍的努力,為此,他甚至連著兩年都沒家。
有一天,他突然接到母親打來的電話,說父親幹活時,不小心從三樓的腳手架上摔了下來,傷治好了,但腦子卻糊塗了。
李長恩趕緊回到家。一進門,就看到父親坐在那裡,母親在教他唱兒歌。李長恩叫了聲「爸」,李長恩一看到他就手舞足蹈,拉著他去廚房,找到兩個紅薯,又拉著他去村口。母親在後邊叮囑兒子:「你爸現在是孩子,讓著他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