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橫綜藝兩年多,他第一次被全面壓制。
最關鍵的是,電視台並沒有把陳羽凡和林依輪罵人的片段播出來……
各大電視台的「斷章取義」剪輯拼湊,打亂了張藝源的計劃。
之後的節目中,他把四年未聯繫的母親請到了舞台。
其實,張藝源的目的很明確,就是出名。
在塗磊主持的《深度觀察》這檔節目中,請來了張藝源和他的母親。
當張藝源談起童年的經歷時,母親哭了,而他講得太投入並未第一時間發現母親流淚。
這時候,塗磊打斷了張藝源,他認為張藝源對自己的母親過於冷漠。
張藝源開始反駁,塗磊感覺他頂撞了自己,大吼:「那你為什麼四年不回一個電話」。
塗磊站在道德的最高點開始說教,現場的評委和觀眾也跟著附和,張藝源再次嘴上吃虧。
六、
張藝源在節目中的「咆哮式」舉動,看似情緒激動,難以控制,實則思路清晰,反應靈敏。
逐漸地,觀眾也發現,他在節目中表演成分居多,喜歡編故事,博同情。
可等大家反應過來,張藝源早就達到了自己成名的目的。
他是個很聰明的人,智商很高,知道怎麼去引起關注。
無論出於什麼目的,任何一個有夢想的人都值得被肯定,不像有些台上的專家評委,張口閉口就是批評他不切實際。
其實,張藝源能走到今天也不容易,他出身貧寒,家境艱難,經歷了童年喪父,北漂的辛酸,流落街頭的食不果腹,以及女友移情別戀等等。
他想出人頭地,想賺錢,這沒有錯。
張藝源自己也承認現在並不成功,但是,他強調在自己的堅持下一定會成功。
在娛樂圈,張藝源並非個例。
他的出身、經歷和生存資本,與芙蓉姐姐、鳳姐有點相似。
他們都是同一類人,都是極度渴望成功。
仔細想來,像他們這樣的人又何止千萬?
難道只有張藝源想買奔馳砸奔馳嗎?
2015年,張藝源發布了自己的原創歌曲《你是我的小綿羊》,正式出道。
同年11月,張藝源搭檔石天龍、潘春春主演了動作系列電影《嘯傲江湖之以道制道》。
他剪掉自己標誌性的長髮,靜下心來創作,不再咆哮,也不再頻頻出現在綜藝節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