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婚之後,張愛因覺得,這不是自己想要的婚姻。
她和王曉凡是由同事介紹認識的。雖然她一直很拒絕這種方式,她希望意中人會是以一種邂逅的方式結識,畢竟自己也還是很希望自己有一個很,浪漫的相處方式的,然後經過花前月下,最終雙宿雙飛。但現實畢竟無情,她工作的單位適齡男子很少,能讓她看上眼的更沒有,偏偏她性格內向,每天只是在家和單位之間行走,沒辦法認識別人,平時也不知道怎麼去跟別人打交道,也沒有合適的圈子能夠認識新的人,所以平時的話只有同事介紹的這個方式最可靠了。
所以,她只能接受相親這種方式。值得慶幸的是,相親對象王曉凡似乎並不讓她反感。這是個長相普通的男子,工作不是很好,家境一般,家裡面不是很有錢但是也不是很窮,日子也還過得去,性格也比較靦腆,也很少說話,總之,就是一個扔在人群中認不出的人。
張愛因在聊了十幾分鐘後,就在看手機了。因為在這樣的環境裡面,自己也安全不知道要聊什麼,兩個人都不願意說話,更加不願意主動找話題,等到她抬起頭,王曉凡已經走了,服務員端來一杯奶茶,說是剛才那位先生走之前點的。所以,張愛因在心裡給他的定位又多了兩點,一是寬容,二是細心。
回到家裡,媽媽迫不及待地問她第一次相親的感受,她就照直說了。媽媽一拍巴掌,說:「那你還等什麼呀,這麼好的男人上哪找去?哎呀你都二十七了,別挑了,挑來挑去說不定還是第一個好。」她覺得很委屈,二十七歲怎麼了,嫁一個不喜歡的男人還不如不嫁。還是很想要找到那種自己很喜歡,平時也還是非常的喜歡自己的人,那樣自己的生活才會覺得有意思,以後兩個人住在一起才更加的有意義。
幾天後,下班之前突然下了大雨。她沒有帶傘,正好這時王曉凡打電話來,問她願不願意再見一面。她沒地方可去,順口就說可以呀。
過不了一會兒,王曉凡打計程車來了,他一下車,計程車立即被人搶走了,然後他像個傻子似的站在雨里打了一個多小時的車子。於是,她又知道了他的另一個特點,守舊,因為他竟然不知道有網約車。
隨著慢慢接觸,她越來越發現他確實很傳統,他沒有任何嗜好,也不喜歡看電視電影,不會唱歌,沒什麼朋友……總之,這是一個按部就班的人,你找不到他什麼缺點,但也找不到什麼優點。平時的話也還是非常的平常,說起來也好,畢竟自己的圈子不是很亂。
所以,張愛因不清楚自己到底要不要嫁他。只有父母一再勸她嫁,母親說:「別挑了,再不嫁就找不到人要你了。」父親的話更直接,他說:「早點嫁,我和你媽好放心去旅遊。」
最後,張愛因還是嫁了。嫁了之後,她發現這不是自己想要的婚姻。她見過不少理工男,但從來沒見過像王曉凡這樣的,任何時候他都很冷靜,就是她發怒時,他也是寬容地笑笑,等她冷靜下來,再一五一十地跟她分析她的不對之處。他會自己去買菜,小販一分一毫都占不了他的便宜,他還會燒菜,嚴格按照菜譜里鹽幾克、蔥幾根下鍋,味道竟然也還不錯。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情人節、生日等等,張愛因從來沒收到過禮物,哪怕她硬要,他也不會買。張愛因給去旅行的媽媽打電話訴苦,媽媽似乎在海邊,嘩嘩的海浪聲從手機里傳出來,她說:「過日子哪有什麼浪漫,早點生孩子,把孩子養大,然後就可以像我們一樣了。」
那天,婆婆讓他們回家吃飯。他們過去了,正好趕上婆婆在衝著公公發怒。見她來了,婆婆拉著她說:「你來評評理,我在這兒忙得要死,他在那裡看電視,還指名要吃紅燒肉,我才懶得理你。」公公慢條斯理地說:「要不,我來炒菜?」婆婆不屑地說:「去去去,就你的手藝。」於是,公公就繼續看電視了,王曉凡也坐下來看了,父子倆連看電視的姿勢都一樣。
張愛因跟著婆婆進廚房,看到灶上正燒著紅燒肉。她忍不住地問:「媽,這麼多年你是怎麼跟爸過下來的?」
婆婆笑著說:「你別看他不怎麼愛說話,其實很疼人的。一個男人,平日嘴上說出一朵花來,真遇到事說不定就躲得遠遠的了,平時不說漂亮話的人,遇到事會把你往身後拉,自己衝上前去。以後,你就會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