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這個居住在北角堡壘街的男孩是聽著音響長大的。
那是1962年的香港,杜德偉出生的時候,他的父親是樂隊的領班兼鼓手。
父親是菲律賓人,所以杜德偉算是一個混血兒。
母親張露是當時的一名歌手。
杜德偉自幼便在音樂的薰陶下成長。
父母收入中產以上,再加上杜父善於經營,杜德偉從小沒吃過什麼苦。
高中一年級的時候,他還跟同學組建了一支名為 Sidewalk 的樂隊。
杜德偉在樂隊中擔任主唱和主音吉他。
所以在他的身上,音樂從小就不是夢想。
而是和吃喝拉撒一樣,是近乎順理成章的事情。
由於太過於專注歌唱和音樂,他的文化課程其實學得一塌糊塗。
不過在音樂領域卻小有成就。
組建樂隊的第二年,他就在校內獲得了民歌比賽冠軍。
緊接著,他又獲得了校際音樂節民歌二重唱冠軍。
那時,香港無線電視台(TVB)主辦業餘歌唱大賽。
杜德偉參加了第一屆和第二屆的比賽。
與他一併爭奪冠軍的,是同樣在音樂上小試鋒芒的周華健。
兩個人因為比賽而結識。
但此時杜德偉的家庭出現了變故。
因為投資上的接連失利,家道開始中落。
沒有了更多時間和音樂為伴,課餘的時候他還得去打零工。
1980年,18歲的杜德偉漂洋過海跟著家人遠赴渥太華。
在加拿大,他就讀的高中以黑人為主。
期間,他依舊半工半讀,各種臨時工作都嘗試過。
不過,在課餘時間他依舊想著唱歌。
於是很快就和黑人同學組建了新的歌舞團,到各地參加演出。
這事實上在無意中拓寬了杜德偉的音樂風格。
大學時期,他就讀於多倫多科技學院,學的是廣告設計。
專業和愛好沒有任何關係,他不知道自己將來還能否再唱歌。
1984年的時候,他從電視上看到TVB主辦的第三屆業餘歌唱比賽又開始了。
只是那時候已經更名為新秀歌唱比賽。
他這個曾經的新秀,依舊像站在那個舞台上一展歌喉。
未完待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