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燕從小跟兩個哥哥不對付,大哥比她大了十歲,玩不到一起去,二哥比她大一歲,兩人是一路爭寵長大的,經常鬧矛盾,他們也會因為生活上面的一個非常小的東西爭來爭去,有時候還甚至會打起來。而當時父母因為要養活他們三個,根本沒時間管這種事。畢竟還只是希望自己的孩子以後過得好一點,所以就拚命地賺錢養家,那樣以後的生活也才會好一點,不用像現在一樣過著苦日子。
讓她對哥哥們徹底灰心的是二十年前的那件事。當時她和丈夫還在談戀愛,雖然說兩個人之間的感情很好,平時很少吵架,鬧彆扭,但是因為丈夫家窮,兩位哥哥極為反對他們在一起。他們覺得兩個在一起之後的感情肯定也不是很好的,就會因為生活上面的事情發愁,但是那時候大哥已經是個小老闆,二哥也做了生意,兩人不僅從精神上羞辱她的丈夫,還打了他幾次,那個時候他真的覺得非常的委屈,自己從來都沒有這麼委屈過。雖然因為她的堅持,覺得只要是兩個人在一起,就沒有完成不了的事情。最終結了婚,但丈夫被他們一家傷透了心,結婚二十年,從來沒跟李小燕回過娘家。
李小燕自己也儘量很少回娘家,因為兩個哥哥如今都已經是村裡有名的有錢人,說話財大氣粗地惹人生厭。他們到現在還在說她嫁錯人了,她很惱火,說:「有沒有嫁錯我自己知道,不要以為你們有錢就可以對我的家庭指手畫腳的。」大哥二哥說自己不是這個意思,但李小燕覺得他們就是這個意思。
母親從來不參與他們的爭執,自從數年前父親去世後,她的精神差了很多。
母親的精神越來越差,三兄妹不得不坐下來商量給她養老的事了。其實李小燕的兩個哥哥挺孝順的,城裡住著大房子,也願意給她請保姆,但母親是窮苦出身,住不慣那光跡照人的房子,更受不起保姆的照顧,每次過去用不了幾天就會逃回自己家。
三個兒女在那裡商量著,母親則坐在一邊聽著。大哥說:「媽,你要不願跟我們住一屋,我就在鄰居租個屋讓你住,再請個保姆行不?」母親搖頭,說:「那有什麼意思,還不如住我自己家了。」
二哥又說:「那住我那裡去吧,我那是山腰別墅,空氣好,出門就見山。」母親還是搖頭,說:「不好,你那地方沒車子都不能出門,我又不會開車,多麻煩。」說著,她看了看李小燕,李小燕立即知道她在想什麼,說:「媽,你兩個兒子,還去我那裡養老,別人會笑話的。」母親立即接口說:「我不怕被笑話,笑話我也不去管。」
兩個兒子一聽,立即就知道了,原來母親是想去妹妹家,兩人面面相覷。在他們看來,妹妹就是個窮人,吃得差,住得差。大哥說:「媽,這樣不好吧,別人會笑話我們的。」二哥也連連點頭,說:「是啊,這樣傳出去會讓我們很難堪的。」母親突然生了氣,說:「你們就顧著自己的面子,那我的死活你們都不管了嗎?」
兩個兒子沒辦法,一起把目光看向李小燕。李小燕很為難,丈夫的父母身體尚好,兩個老人不用兒女們管,母親倒是可以去養老,但是,以丈夫那固執的性格,會接受母親嗎?她不敢當場決定。
等回到家裡,跟丈夫一說,丈夫果然搖頭,說:「想都別想,家有兩個富兒子,卻要窮女婿來養老,沒有這種事。」李小燕嘆說:「你呀,這麼多年了,我們的兒子都上大學了,你怎麼還沒放下?」丈夫想了一夜,第二天一早,說:「她過來住可以,但是三個兒女,一家住四個月吧。」他能這樣讓步,李小燕已經很高興了。
很快,母親就住進了李小燕家。不知為啥,她的精神竟一下子好了很多。她幾乎包圓了家務事,洗衣做飯什麼的,還下菜園子種菜,而且,日常用度都是她拿自己的錢,李小燕兩口子頓時輕鬆了很多。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四個月一晃而過,那天,大哥開車來接母親。母親卻把自己關在屋裡不願出來,可憐兮兮地對李小燕說:「女兒,你就讓我住你這兒好不好?我不想去他們那裡。」
李小燕心裡一軟,去問丈夫。四個月的相處,女婿對丈母娘的怨言早就消失了,說:「我倒是沒什麼,關鍵是看他們願不願意。」老娘不願跟兩個兒子走,他們又能怎樣,最後,他們答應一個月各給兩千贍養費,又各給了母親一千塊錢零花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