倆人很快確定的感情,更快的小英文就決定了與他結婚。讓小英文沒有想到的是,因為對方的家庭條件,讓爸媽突然的不同意她的婚事。
「他家一無所有,你嫁過去只會受苦,我不同意這件婚事。」看到母親強硬的態度,小英文很生氣,於是她口不擇言,口無遮攔直接對媽媽說:
「他家裡沒錢,又能代表什麼呢?只能代表他的爸媽從小都陪他一起長大,你們對我付出過什麼?除了這幾個錢之外,我感到的只有孤單和寂寞。」
說完之後,小英文看到父母受傷的眼神,她也感到很後悔。但是媽媽沒有再說話,只是帶著落寞的背影,回到了房間。第二天小英文的媽媽對小英文說:「你真的想好了嗎?確定就是他?」小英文點點頭。
對方家庭條件差,沒有辦法買車,買房。只能付起5萬彩禮,還是小英文的丈夫自己攢下的錢。爸爸媽媽為了小英文婚後的生活著想,就給她陪嫁了一套200平米的房子,希望小英文自己住的舒心,小英文滿懷期待和丈夫過上婚後的生活。
但是萬萬沒有想到,自從結婚以後,婆婆就住了進來。她非但沒有覺得有任何打擾,反而處處找事兒,挑事兒。
03.婆婆的吐槽。
婆婆對於小英文的任何行為,她都看不慣。婆婆讓小英文早上起來給她做飯,平時小英文上班,婆婆在家休息,但卻從來不會對家打掃一下。每天小英文下班回家後,家裡被婆婆糟蹋的像戰場一樣。地上全是垃圾和瓜子皮。就連屬於小英文自己的臥室,都常常被婆婆扒個底朝天。但婆婆只是坐在沙發上大搖大擺的坐著,面對她,也只會說:「兒媳,你家裡亂死了,快點收拾吧。這豬圈真是不知道你們怎麼住下。」
這些已經夠讓小英文感到受不了了。但她沒有想到的是,婆婆竟然會直接張口問她要房子。有一天小英文剛剛拖著疲憊的身體回家,婆婆就對她說:「兒媳我那個次臥,實在是太小了。你和我兒子搬過去住吧,我搬到你們主臥,舒服一點。」
小英文怎麼也沒有想到,婆婆竟然恬不知恥到這種地步,於是她直接對婆婆說:「不可以,你是客人,就應該睡到客臥。」
婆婆一聽這話,也急了。她說:「誰是客人,誰自己心裡清楚,我和我兒子才是一家人,你就是個外人。要我說,我把你攆出去,都是應該的。」
小英文氣極,直接說道:「這房子是我爸媽給的陪嫁房,是我的東西。要走,也應該是你走。」
婆婆沒有在說話,轉身走開。但沒有想到,這個時候,丈夫竟然跳了出來。他開始指責小英文。說那是他的母親,小英文就應該事事遷就她。因此小英文和丈夫吵了一晚上的架,什麼惡毒的語言都已經說了。這才讓小英文知道,丈夫對她有這麼多的不滿,於是小英文開始思考這段婚姻的意義,不料這個時候正巧看到手機上「狗屁親家,陪嫁房才200平。」是婆婆在發圈吐槽,於是,小英文終於下定決心,讓婆婆用這一句話換來兒子一本離婚證。
事後小英文,將婆婆和丈夫都趕了出去。這個時候,高傲的婆婆竟然開始低下頭,向小英文道歉。小英文並不接受,她覺得只要當初婆婆能夠對她好稍微那麼一點,就不會造成今天這樣的局面。這就叫於事無補吧,離婚後的小英文回到了從前的家,爸爸媽媽也對她更加疼愛,讓小英文感受到足夠的愛意,小英文也理解了爸媽的難處。
04.家。
有一句古話說的好:魚和熊掌不可兼得。這句話能夠延續至今,就有他一定的道理。做選擇的時候,一定要思考清楚,自己想要的究竟是什麼,而不能夠貪心,覺得什麼都理應是自己的。我們說。家尤為重要,的確如此。但是房子的大小,就能評判一個家庭的幸福嗎?答案必然是否定的。家的概念,就是要有家人。還要所有的家人都互相為對方著想,共同為自己一家人的未來著想,心朝一處走,勁往一處使,才是家的溫馨,家幸福的理想狀態,而不在乎要多大平米的房子,要住幾層樓,就像很久之前,歌手潘美辰唱的「我想有個家,一個不需要多大的地方」所說的那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