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當今的網絡風氣,萬一我們真報道了某個科研領域的頂尖科學家,那會是怎樣的後果,我們可以模擬一下:
假設晶片領域的一位領軍人物李教授,在網絡上走紅了,然後各種營銷號蜂擁而上,各種深挖,會出現以下的場面:
李教授的試驗失敗,證明了某材料不適合用於晶片製造
營銷號:最新!著名科學家李某實驗再次失敗,已是第**次失敗,研究進展停滯不前
跟風網民:就這還著名科學家,失敗這麼多次我上我也行
李教授工作之餘喝了杯下午茶,並隨手發到微信朋友圈
營銷號:某知名科學家工作時間喝茶,並在網絡上發文炫耀
跟風網民:能不能幹點正事?晶片技術落後就是因為有你這樣的蛀蟲存在!
國家看李教授的轎車使用了多年,給他換了一輛新車
營銷號:科學家李某被路人拍到開著某車高調上街,據悉,該車為某品牌最新型號,價值幾十萬
跟風網民:一個搞研究的哪來這麼多錢?嚴查!
李教授向希望工程捐出了自己多年來的工資積蓄
營銷號:高達百萬!某知名科學家竟有如此多的餘額
跟風網民:都是人民的血汗錢!捐了不是應該的嗎,有什麼好報道的。
所以筆者覺得吧,咱們還是把娛樂圈解封了,網絡實名制一日不施行,網絡病態風氣一日不改,就不要報道這些各行各業優秀、傑出的人物,不要讓這種風氣噁心到那些正常人。讓娛樂圈的人來,反正許多網民們樂於各種無腦跟風,狂轟濫炸,而部分明星,也需要這種流量,各取所需,豈不美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