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區的空地上擺了一些健身器材,熱衷於來此的大多是老人和小孩,老人是真心想把身體練好,小孩就純屬玩鬧了,而中年人就沒有時間去做這些東西了,他們要照顧自己的家庭,然後賺錢養家,有時候工作的話就已經非常的累了,肯定也還是希望自己的生活上面能夠輕鬆一點,哪裡還有時間去做這個。
李嬸嬸每天去買菜之前,都要來這裡練練,等到她買了菜回來,就坐在那裡看別人練,做著的時候看著他們練,也是一個非常享受的事情。這裡是老人們的聚集地,有點像村裡的大樟樹下一樣,李嬸嬸坐久了,就好像自己回到了村裡一樣。眼前的一幕幕總是會讓她想到以前的生活,每次想到以前的生活都會讓她回味好久,覺得之前的生活是多麼的快樂,她其實是不願過來的,但是兒子非得讓她過來,說她一個人在家他不放心。想到兒子,她心裡暖暖的,畢竟自己的兒子難得還有這份孝心,還記得自己一個人在老家,害怕自己住不慣才將自己接到這裡來住的,但也覺得堵得慌,自己住過來了之後也給自己的兒子舔了不少亂,總是覺得他們的生活不是很好,平時的話還要管自己這個老婆子。
兒子很小的時候,就展現出過人的聰明了。讀書後,每個老師都喜歡他,願意把各種榮譽都給他,當然他的成績也是一直都非常的不錯的。李嬸嬸喜歡把他的獎狀糊在牆上,牆上掛滿後,兒子也上了一個好大學。那時候所有人都相信,他會有大出息的。
兒子也確實有出息,他知道父母有收藏他榮譽的習慣,總是把各種獎狀寄回來。李嬸嬸買了本大相冊,把它們妥帖地收藏好,等到相冊裝滿後,兒子也畢業了。兒子說他準備繼續深造,她當然是支持的,但不久後,他突然改變主意,回來考教師了。他說,畢業旅行時去了一個窮山溝,見到那裡的孩子,讓他觸動很大。
不管兒子做什麼,李嬸嬸都很支持,況且,兒子在縣裡工作,還能經常見到。兒子做了兩年教師後,李嬸嬸的老伴去世了,她拿出所有積蓄在縣城裡給兒子買了套房子,兒子不放心她,就將她接過來了。
不知道從哪天開始,兒子的臉上似乎失去了笑容,整天回家都是愁眉緊鎖的,問他,他也不說。兒子剛做教師,就當了初一的班主任,跟班上,現在是初二了,他把一個入學時年級排名第十一的班帶到了排名第三,這中間摻雜了他太多感情。過去,每一提起來工作,他都是眉開眼笑的,為什麼會突然變了呢?
那天,有同學從外地過來,兒子陪他吃飯,回來時已經很晚了,兒子喝了不少酒,也不去洗,就坐在那裡發獃。李嬸嬸以為他是見同學混得好了,有落差感,就安慰他想開點。但是他搖搖頭,說不是這原因,然後抱著頭很苦惱的樣子,不停地說:「不應該呀,不應該是這樣呀。」
兒子說,這學期開學時,班上來了個插班生,不僅自己不學習,還經常打擾別人。班上原本學習氛圍很好,很少有人吵架,但他來了不到兩個月,已經跟人打了三次架,一問原因,都是他欺負了別人。兒子作為班主任,當然要批評了,但這邊剛批評完,那邊領導就警告他了,那學生的家長是縣裡的一個領導。
李嬸嬸也不知道該安慰他什麼,只能是長長地嘆口氣。
過了段時間,兒子突然被停職了。原來還是那個插班生,無緣無故地打了一個女生,兒子忍無可忍,踹了他一腳。這一腳惹了大禍,那學生帶了十幾個混混來,在學校領導面前將他打了一頓,隨後,學生長又帶了十幾個人來,再次打了他一頓。
學校讓他停職,檢查,並向學生道歉,前兩個他做了,最後一個他做不到,直接遞了一封辭職信,其中有這樣一句話:我現在已經不敢教學生了,可是,如果連學生都不敢教,那我還當這老師做什麼。有人在群里貼出他的辭職信,很多同事都看哭了,說我們都一樣呀。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兒子辭職後去了外地,很快就在一家大公司找到了事,工資高出一大截不說,最重要的是,他只要做好自己的事就行了,不用去管工作以外的事。
李嬸嬸起身,拿著菜回家。身後,有兩個老太太指著她的背影說:「看,就是她兒子打學生,聽說那學生都準備死了,好在父母發現得早。」另一個說:「唉,現在的老師真沒責任心呀……」她聽了笑笑,沒有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