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弟說完又哭了,「嬸嬸,是我哪裡做得不好嗎?你別趕我走了行嗎?」
招弟可憐巴巴的,曉麗聽得心裡挺難受,但難受歸難受,過繼這事她還是接受不了。
「招弟,」曉麗溫柔地說道,「你別難過,嬸嬸雖然不留你,但以後你放寒暑假都可以來住,還有平時你的衣服和用品嬸嬸也給你買,保證不讓你再那麼委屈了。」
換成以前,以曉麗的脾氣,她要是知道了婆婆和老公合夥騙她,不管多晚立馬就得把招弟送回去。
但現在她也要當媽媽了,母性使然,讓她說了這番情真意切的話。
招弟聽了點點頭,「我聽嬸嬸的話,明天就回家。」
也不知道是曉麗跟老公生氣的原因,還是跟招弟說了那些話受了觸動的原因,跟招弟談完後,她就回房間睡覺了。
可到了後半夜,就被肚子疼醒了。
緊急去了醫院,第二天清早就生了,兩個兒子。
招弟放了學就直接去了醫院,一直守在曉麗床邊,曉麗很感動,也沒有提讓招弟回家的事。
坐月子時是曉麗媽來照顧的,招弟也比平時忙碌了,回家寫完作業就來看寶寶,或者幫曉麗端水端飯。
月子結束之後,曉麗身體也恢復好了,她特意帶招弟去商場,買了幾套新衣服新書包,還有很多零食。
第二天,就要老公送招弟回家,由於之前已經跟招弟談好了,所以招弟也沒說什麼。
倒是王勇,十分為難,還想再跟曉麗商量。
曉麗說,「你跟你媽騙我的事我還沒跟你追究呢,要是不把招弟送回去,你也不用回來了!」
王勇沒辦法,只好開車帶著招弟回大哥家。
大哥剛要開門,就被大嫂搶著又關上了,大嫂在門裡對王勇說:「當初已經說好招弟歸你家了,咋能反悔呢?這孩子已經是你家人了,我們不可能再接收了。」
王勇又喊大哥,大哥卻一直不說話。
王勇只好帶招弟回了父母家,老媽居然也跟大嫂一樣的說法:「這孩子已經是你家的人了,當初你也答應了,怎麼還能往回送呢?」
王勇說:「當初我原本是不同意的,還不是你一再給我洗腦的結果嗎?現在曉麗生了一對兒子了,我們家確實沒必要再過繼了!」
老媽生氣:「準是曉麗的主意,這個女人真是過分,我找她說說。」
說完,不管王勇攔著就給曉麗打了電話:「曉麗,你這不是卸磨殺驢嗎?招弟現在給你招來了倆兒子,你就不要她了?有你這麼辦事的嗎?」
曉麗也很氣憤,她還沒找婆婆呢,婆婆倒有理了:「你有點常識行嗎?招弟來第五天我查出懷孕的,去醫院檢查孩子已經五十多天了,說明在招弟來之前我早就懷上了,只不過自己不知道而已!」
「那也不能趕招弟,要是沒有她你能生兒子?沒準就生倆丫頭!」婆婆開始不講理了。
「孩子的性別在受孕的一刻就已經決定了!跟招弟沒關係!再說了我已經答應招弟,以後她放假可以隨時來我家住,平時她的衣服用品我也包了,我當嬸嬸的做得也夠好了吧?反正我已經把話跟你兒子說明白了,他要是送不走招弟,我這兒也不要他了!」
曉麗說完就把電話掛了,婆婆舉著電話干喊了半天,氣得夠嗆。
「你看看你這老婆,就這麼跟婆婆說話嗎?」老媽又開始跟兒子發火了。
老頭來了:「這跟曉麗有啥關係,我看人家做得挺仁義了,就是你這個老太婆沒事找事!」
王勇也說:「就是啊,媽,當初我就說你別瞎管閒事,現在我也沒辦法了,我總不能因為招弟連家都回不了吧?我那倆大兒子我還想呢!」
王勇說完也走了。
老太太看著招弟,也犯愁,只好又給大兒子打電話。
大兒子說:「我老婆說了,招弟現在是小勇家的人了,跟我家沒關係。」
「你咋跟你弟一樣德性,那麼聽老婆話呢?」老太太氣憤地說:「人家曉麗說了,以後招弟的穿戴用品她包了,你問你老婆行不行?」
大兒媳搶過電話:「除了穿戴用品,還有吃飯和學費呢?想把招弟送回來也行,每月得再給我兩千塊,給到招弟18歲為止!」
「兩千塊?一個小孩子哪用了這麼多錢?你就是趁機耍賴!」婆婆說。
「是你耍賴在先,不怪我!反正我就這個條件,辦不到招弟就留著你養吧!」大兒媳說完也掛斷電話了。
「這倆敗家兒媳婦,一個比一個不是東西!」若不是心疼手機,老太太真想摔了。
「老頭子,咋辦啊?老大媳婦讓曉麗一個月再給兩千!」老太太愁眉苦臉地說。
「現在問我幹啥?當初咋不聽我的呢?」老頭也很生氣。
不過想了想,事已如此,也不能讓老伴太上火了,老頭就說:「老大媳婦那個脾氣,不給錢怕是真不認招弟了,咱倆這歲數也帶不動孩子,要我看,二千就咱倆出吧。」
「啊?」老太太哭喪著臉,「咱倆退休金加一起才五千塊,給老大二千,以後咱倆一月就剩三千了。」
「三千也夠生活了,只不過你以後就少買點衣服吧,別總跟人家攀比了,錢也是給兒子了,就別多想了,你惹的事,最後還得你自己平啊。」老頭說。
老頭說得是實情,老太太心疼了半天,狠狠地說了一句:「都怪那個曉麗太狠心,今年過年,我不讓他們來了!哼!」
老頭回了一句:「你以為人家愛來?還不是看在你兒子面子上來的?再說了,你還不長教訓啊?跟曉麗把關係搞好點吧,要不人家以後不讓你看孫子,你不上火?那可是一對雙胞胎啊,別到時候又後悔!」
老太太被說得沒話了。
之後,曉麗雖然沒有留下招弟,但對招弟一直很關心,招弟在曉麗的關照下,穿的用的總是家裡三個孩子裡最好的,招弟也懂事,放假就來曉麗家看弟弟。
婆婆每個月一發工資就轉給大兒媳兩千,心疼也得忍著。
自從看了曉麗那倆兒子後,婆婆之前對她的怨氣全都消失了,不但不埋怨她,還總誇她會生,遭一次罪生倆兒子!
當老人的總愛操心兒女的事,操心是正常的,但一定要適度,否則反而惹煩惱。
曉麗的公公說得對,不要再埋怨別人了,吃一塹長一智,以後好好跟孩子們搞好關係吧,畢竟家和才能萬事興!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