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楊帆28歲患病進入搶救室的時候,是張蕾陪伴在他的身邊。他們的感情已經從朋友成為了家人,已經不能用愛情這兩個字來衡量。
在他們的緋聞傳到滿天飛的時候,其實楊帆已經娶了圈外的女生。他為了妻子的生活不受到娛樂圈的干擾,從來都沒有公布過自己的感情生活。
私下的朋友都稱他為妻奴,每次和朋友吃飯都一定會會和妻子報備,甚至會在飯局上大聲表白。
他們結婚之後沒有因為柴米油而爭吵不已,反而是珍惜他們組成的這個小家庭,隨著孩子的出生,在熙熙攘攘中感受到了家庭的魅力。
父母總會覺得自己的孩子完美無缺,楊帆作為一個閱歷非常豐富的主持人,會陷入這種誤區嗎?
無限期待,被迫清醒
人總會有迷茫的時候,可能會是熱戀期的上頭,也可能是極度喜悅時候的忽略缺陷,這種情緒會隨著時間的流逝慢慢消失。
楊帆看著女兒每天提出「十萬個為什麼」的時候,他心裡簡直是樂開了花,覺得自己的女兒智商堪比愛因斯坦,每天暗示自己女兒是清華的料子。
在幼兒園期間,夫妻二人就投入了全部的精力,甚至連空閒時間都一定要孩子做幾道口算題。
他堅信,只要自己足夠努力,女兒就一定會超越別的小朋友,但是現實給了他當頭一棒。期末的成績讓他和妻子開始計劃女兒該去哪條街上掃馬路。
在之後的生活中,每一次開家長會,別的家長都可以準時回家,這個央視主持人卻要在學校接受老師長達兩個小時的教育,質問他孩子成績差是不是家長沒用心。
楊帆簡直是有苦說不出,當別的小朋友都在談夢想的時候,他的女兒期待著將來可以鬥地主。
但是他想到了自己曾經被數理化折磨的日子,突然覺得孩子雖然在成績上不是很理想,但是這個世界上沒有規定誰必須優秀。
後來的楊帆放平心態,只要孩子在學校愛笑愛鬧,平平安安的長大就好。
其實很多父母會和楊帆一樣急於求成,但是如果能夠在年幼的時候交給她們做人的道理,慢慢地塑稱正確的三觀,顯得更加重要。
無私關愛,期待不斷
父母與孩子之間的關係,很難用道理來講得通。他們對於孩子的愛從來都是無私的,但是卻在成長的過程中給予了各種各樣的期待。
其實自己曾經也並非優秀,當希望別人替自己實現這種優秀的時候,矛盾就爆發了。楊帆從期待到清醒,其實是對彼此的一种放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