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阿婆年紀大了後,就變得嘮叨了,自己也不知道是什麼時候才有的習慣,所以說還是很讓人頭疼的,總是要多叮囑幾遍,生怕別人不知道了。她經常在村中心的那棵大樹下,跟幾個老姐妹嘮叨兒媳的不是。老姐妹們聽了都很不高興,這哪是嘮叨不是啊 ,這分明就是炫耀啊,於是就說:「你這是跟我們顯擺,這樣的兒媳你給我來一打吧。」
那年,兒子第一次帶女朋友回來時,程阿婆跟大夥閒聊時就說了自己的不滿。說那姑娘太瘦,說話還嬌滴滴的,走路也風擺荷葉一樣,哦對了,還有,穿得太洋氣了,根本不像是過日子的人。以後要是結婚了之後肯定也不會好好過日子,到時候也還是要因為生活上面的事情吵架的。
老姐妹們就笑話她太老土了。人家姑娘本來就是城裡人,家境也還不錯,瘦點是苗條好看,說話嬌氣是因為聲音甜,穿洋氣衣服是愛美,你還想人家姑娘穿得像你一樣?程阿婆聽了就呵呵笑,然後說,那姑娘表面工作是做得不錯的,見面就叫她,也不嫌棄家裡窮,還幫她去菜園幹活。
兒子結婚後,他倆的感情也還是很不錯的,從來就沒有像他母親說的一樣因為生活上面的事情吵架,反而他們兩個人還是非常的恩愛的,平時做什麼都會一起,然後兩個人遇到事情了之後也可以一起商量,平時的話也還是非常的不錯的,他們兩個人雖然說賺不到什麼大錢,但是兩個人的生活也還是能夠過下去的,經常會帶給自己很多的好東西,一直住在縣城,每隔一兩個星期就會回來看看她。每次一回來,兒子兒媳都會帶著大包小包的禮物來看她,禮物大到空調洗衣機,小到瓜子話梅,日用品,她每次都是非常的開心的,雖然說有時候嘴上也會說幾句老浪費這錢幹啥之類的話。平時也會跟鄰居炫耀。
兒子結婚後,孝不孝還不是兒媳說了算,所以,兒子這麼孝順,這就說明兒媳更孝順呀。只不過,他們每次過來後,程阿婆都會數落兒媳的不好。比如不節省錢,買的那些個電器根本用不著呀,空調從來沒用過,冰箱也在停灰,根本就不像是個過日子的女人等等。
後來,人們隱隱聽出味來了,程阿婆這哪是埋怨呀,分明就是在明貶實褒,在跟他們炫耀呢。
那天,一個老姐妹死了,程阿婆送她上山後,給兒子打電話說了這事。第二天,兒媳就來了,她很奇怪,這又不是周末,她來做什麼。兒媳說:「媽,沒啥,就是想過來看看你,隨便在路上給你買了件衣服。」
兒媳拿了一件新衣服給她,她一看,沒標價牌的。自從兒媳第一次給她買衣服,她嫌貴罵了他們後,兒媳再給她買衣服都會把標價牌扯掉,說是地攤貨,值不了幾個錢。但是她穿出去後,別人都說是好衣服,肯定很貴的。
程阿婆接過來衣服,順口說了一句:「衣櫃里春夏秋冬的新衣服都有了,不管我在什麼時候死,都有新衣服穿著下棺了。」兒媳急了,說:「媽,你說什麼呢?我這次過來,是想帶你去我們那住幾天的。」
程阿婆不願過去,他們那麼小的房子,上不著天,下不著地,哪有自家好,她說:「我沒事,你回去吧。」然後,她去菜園裡摘了些青菜,讓兒媳帶走,而兒媳留下了二百塊錢,讓她買東西吃。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在村中心的大樹下,程阿婆又把這事說了出來,她說:「她以為我會想不開,也不想想,我活了七十多歲,不知道親眼看到多少人死了,怎麼會想不開呢?哎,我吃的鹽比她吃的米還多,她居然還來擔心我。」聽到的老人就嘖嘖地生氣,說你就是想成心氣我們,我們的兒媳要有她一半好,死了都要笑醒過來。
這天,程阿婆心事重重地來到大樹下。有人問她怎麼了,她嘆了口氣,說:「唉,孫子考上大學了,聽說是什麼985重點,我也不懂。」別人很奇怪,這是好事呀,怎麼還不高興呀?
程阿婆說:「我又要包紅包了呀,你不知道,這孩子從小到大都學習好,我都不知道獎勵他多少次紅包了,這次我該包多少好呢?」別人一聽,嗨,又是來炫耀的,就打趣說:「那怎麼著也得十萬吧。」程阿婆嚇了一跳,說:「把我老骨頭拆了也不夠呀。」
過了段時間,程阿婆愁眉苦臉地跟大夥說,她給孫子包了一萬塊錢。她嘆息著說:「一萬呀,好多錢了,拿出去心裡真捨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