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天中午,村裡擺起了喜酒,結婚的是老張家的兒子張定春。鄉親們一邊喝酒吃飯,一邊評說著張定春和他媳婦。
兒子結婚了,老張卻似乎心事重重的,總是覺得自己還是在想什麼事情,一邊向來跟他賀喜的人打招呼,一邊看著村口的方向。張定春走過來,輕輕地說:「爸,她要不來就算了。」老張口中應著,但眼睛還是在看著村口。今天是兒子的大喜之日,她怎麼能不來呢?
二十年前,張定春六歲的時候,老張和妻子羅貴芬離婚了。總的說起來,其實兩人都沒錯,畢竟兩個人之間是不容易分一個對錯的,平時的話也是因為兩個人在一起,誰都不容易,所以一定要分出誰對誰錯的話,那其實兩個人都錯了,但是兩個人又沒錯。老張性格比較淡然,隨遇而安,只想把自家幾畝地種好,從來都沒想過要出人頭地或發大財,只是覺得生活嘛,平平淡淡就好,如果是發大財了之後肯定會面臨更多的問題,到時候的煩惱也肯定就多很多了。而羅貴芬不同,她不甘心一輩子就這麼窮下去,還是希望自己的生活會變得更好的,總是讓他去做生意,他不得已做了幾次,卻次次都虧本,羅貴芬就罵他笨,不成器,說他根本就沒有將這個事情好好的放在心上,所以才會這個樣子的,要不然的話早就發家致富了。
總是這樣,泥人也有三分土性,老張就反駁,誰都不讓著誰,然後也就經常因為這些生活上面的小事吵架,平時的話也都非常地強勢,覺得自己說得有道理,最後一拍兩散,羅貴芬走了。幾年後,有同村的人說在市裡一家飯店看到了她,老張猶豫了很久,特意去找了她,想讓她抽時間回來看看兒子,沒有媽媽的孩子實在太可憐了。但是,他去了之後,發現羅貴芬卻抱著一個孩子,一打聽,才知道她已經和店主結婚生子了。
張定春很懂事,小時候還經常哭鬧著要媽媽,後來就不提她了,但是老張知道,他心裡還有媽媽。羅貴芬走後,為了避免兒子想她,老張把所有她的物件和相片都燒了,但是有一天,他發現兒子床頭的一本書里還有一張她的相片,不知道他是什麼時候藏起來的。
張定春的性格像羅貴芬,不甘貧窮,他十幾歲就開始練攤做買賣,先是小打小鬧,掙點零碎錢,後來漸漸做大,到今天雖不能說發了財,但至少也是富了。而且,他才二十六歲,有著大把的時間去發財。
關於結婚到底請不請羅貴芬,父子二人有過一番深入的對話。張定春是不想請的,這些年全是父親在照顧他,母親不僅沒給過他一點母愛,甚至從來都沒出現過。既然雙方各自生活,又何必再發生糾葛呢?但老張的意思是說,無論如何,她是兒子的母親。
張定春不願意去通知母親,是老張親自去的。羅貴芬的那個飯店已經很大了,但她還在店裡打雜,她聽了老張的話,臉上並沒有露出喜悅的表情,淡淡地說:「行了,我知道了。」老張追問道:「你去不去?」羅貴芬還是那樣的表情,說:「到時候看吧。」老張還要說什麼,邊上,羅貴芬的丈夫攔住了他,說:「行了,她已經說過了,你走吧。」
現在酒席都吃一半了,顯然,羅貴芬是不準備來了。張定春看似平靜,但還是有些失落的,誰不希望自己大喜之日,得到父母雙親的祝福呢。
酒席開始散了,老張和張定春夫妻站在路口送客。那邊,來了輛車,停下後車門打高,羅貴芬和她的兒子下了車。她看了看老張,隨後拿起一個紅包遞給張定春,說:「恭喜你們。」
張定春掂了掂紅包的分量,感覺不過就三千元,忍不住露出一絲嘲諷的笑容。羅貴芬像是沒注意到他的不屑,又從手指上取下一枚金戒指,老張注意到,羅貴芬的兒子像是想阻止一樣,但是她已經將戒指戴到了兒媳的手上。隨後,羅貴芬抱了抱張定春,但他站在那裡一動沒動,羅貴芬又抱了抱兒媳,隨後說:「我還有點事,走了。」她坐上了車子,她兒子發動車子,走了。
看著車子遠去,張定春下意識地要將她給的紅包折起來,但發現折不了,打開一看,發現三千元里還夾了張銀行卡,卡的背後寫著密碼。老張突然嘆了口氣,自言自語地說:「唉,你的日子過得不好呀。」他對張定春解釋,他那兒子看著是送她來的,但其實應該是監督她不送大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