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加上從小到大的倔脾氣,他寧願在單位坐冷板凳,也絕對不會為一個不適合自己的角色搖頭乞尾,所以能出演的機會屈指可數。
在魏宗萬的父母和哥哥的眼中,魏宗萬這輩子算是悔了,索性就全家心照不宣地選擇了遺忘。
別人的二十多歲,父母張羅娶妻生子,只有魏宗萬一個人天天蝸居在出租屋裡,抱著各種比磚頭還厚的資料埋頭苦讀。
別人逢年過節回家看望父母,只有魏宗萬一個人節衣縮食,連點葷腥都不敢沾。
這樣拮据的生活,引起了房東女兒周惟明的注意。
按道理來說,周惟明是沒什麼機會和娘家房客碰面的,但她的情況比較特殊。
魏宗萬搬進自己娘家那會兒,周惟明跟丈夫正處於冷戰期。
他丈夫覺得娶妻娶賢,結婚生女之後周惟明就應該在家做全職太太,照顧全家人的起居,可接受過高等教育,在學校教書育人的周惟明卻不這麼認為。
在她的觀念中自己不可能為了婚姻放棄教師生涯,這些尖銳的矛盾,導致周惟明和丈夫經常爆發激烈的爭吵,爭吵過後帶女兒回娘家,一住十天半個月的情況時有發生。
04
久而久之,周惟明和房客魏宗萬的生活開始有了交集。
在了解過魏宗萬的初心和堅守之後,周惟明告訴魏宗萬:有志者事竟成,是金子到哪裡都會發光。
周惟明和丈夫的感情破裂離婚後,兩個人之間的交流更多了。
每逢佳節,周惟明總會讓父親傳話,邀請孤身一人的魏宗萬一起吃飯,席間還叮囑女兒給「房客叔叔」夾菜,這些行為像一縷陽光,照亮了魏宗萬的生活。
久而久之,兩人之間產生了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情愫,但誰都抹不開面子捅破那層窗戶紙。
周惟明覺得自己大魏宗萬6歲,離異帶一個女兒,配不上沒結過婚的魏宗萬。
魏宗萬覺得自己一窮二白,每天只能跑跑龍套,配不上「知識分子」周惟明。
最後魏宗萬沒忍住,他告訴房東的女兒:「我要承擔起男人的責任,我不想你被別人說閒話,我要給你一個家。」
魏宗萬劇照
1970年,32歲的魏宗萬頂著眾多壓力,舉辦了一個簡單卻溫馨的婚禮,他告訴妻子周惟明一定會成為一個好演員,一個好丈夫。
未完待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