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10年攢夠100萬買房,婆婆讓給小叔子的孩子治病,兒媳:離吧
01
眾生皆苦,人們幸福的基礎,就是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否則一切都是白搭。
家裡有個病人,對每個人都是一種折磨。久病床前無孝子,養一個先天有病的孩子更是令人痛苦,時間長了,人的精神都會被熬壞掉。
可憐歸可憐,但是這份不幸也不能由他人代為承擔。
肖陽(化名)和妻子攢了100萬,他要拿這錢去給侄子治病,這就很沒有道理了。
02
肖陽並不是一個很能賺錢的人,他25歲以前,腦袋都不怎麼靈光。他不像其他男生那樣,進了社會之後就特別會看人臉色,情商高得嚇人,很容易和別人打成一片。
所以肖陽25歲以前的日子過得挺迷茫的,他總是想適應環境,但總是適應不來。
這是一個很尷尬的好人,如果沒人來開導他,他就和發財無緣了。
肖陽25歲那年認識了他的女朋友昕昕(化名),當時他還在那個乾了3年的公司里打工,拿著五千多的月薪,不知道怎麼升職。
昕昕當時22歲,剛大學畢業,她性格熱情大方,朋友很多,剛畢業就被朋友邀請去一起做貨運,想讓她去做帳。
昕昕覺得,自己一個人跟著一群大老爺們做貨運不方便,不夠安全,她就把男友拉上了。
肖陽猶豫了一下,被高工資吸引了,就辭職跟女友的朋友合作了。
昕昕畢竟還是情商高,不光把自己和男友的任務安排得井井有條,還能注意到別人辛苦,經常幫他們跑腿買吃的、買喝的,自己老家親戚送的吃的,她也都拿去和大家一起分享。
才半個月時間,大家就都管昕昕叫「嫂子」,但是管肖陽叫「哥」的沒幾個,也都是找他有事才叫他,平時別人也不愛跟他閒聊。
沒辦法,肖陽這人太悶了,太無趣,跟人聊不出什麼來。
以至於有人都納悶,為什麼肖陽和昕昕在一起這麼久,他們感情還能這麼好。
都說談戀愛、談戀愛,不聊天哪裡來的感情?以肖陽這個笨嘴拙舌的樣子,真讓人搞不懂他是怎麼和昕昕感情這麼穩定的。
其實別人不知道,昕昕眼光很好,她知道肖陽只是不愛在人前表現,也反應慢半拍,他不太能迅速反應出來別人話里話外的意思,不懂得如何諂媚、迎合別人。
但是肖陽又不是智力有問題,他是想的東西太多,一時間不知該說什麼罷了。
兩人私底下聊天,慢悠悠地談心時,昕昕總能從肖陽那裡聽到一些有意義的想法,從他的那股專注度里感受到這個人思想的深邃。
而且肖陽做事非常穩妥,他們做貨運這麼久了,幾乎沒有發生過任何意外,他總是挑最安全的方式完成他的工作,不冒險、不貪心。
別人的評價從來不能動搖他的三觀,他不會因為別人的奚落而去比拼速度。
昕昕覺得,像這樣能夠堅守內心的人已經很少見了,尤其還是男人這種容易上頭的物種。
兩人乾了幾年貨運,攢了六十多萬,他們結了婚,生了孩子,決定買套大點的房子,最後再賺一筆開店的錢,就再也不幹貨運了。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這畢竟是很消耗體力的工作,上了年紀最好還是轉行更安全。
昕昕在公司做財務,也升了職,每個月能拿到8000多,兩人存錢的速度越來越快了。
這段時間,是昕昕覺得最快樂的時光,父母幫他們帶娃,孩子很爭氣、很聰明,父母身體也都很好不需要擔心。他們夫妻倆就在外面悶頭賺錢,每天都過得很充實。
辛苦了10年,兩人攢夠了100萬,終於可以買那套房子了。
然而這時候婆婆突然出現,求昕昕把這100萬拿去給小兒子家的娃治病。
昕昕第一反應就是拒絕,開什麼玩笑呢,夫妻倆辛苦了10年,賺得都是血汗錢。他們還有自己的孩子要養,後半輩子就要靠這些錢了,怎麼能隨便給別人用?
但是肖陽卻猶豫了。
他的那個弟弟只比他小2歲,兄弟倆從小關係就特別好。弟弟結婚後第二年就生了娃,這個兒子有自閉症,平時不發病的時候看上去像痴呆兒童,發病的時候亂吼亂叫。
看到侄子這樣,肖陽心裡很難過,弟弟為了治療這個孩子,幾乎花光了所有的錢。
這孩子的自閉症一開始還算輕,後來越來越嚴重,影響了發育,現在想要進行治療和輔助指導,讓孩子能去特殊學校上學,需要花很多錢。
肖陽覺得,這不是幫不幫親戚的事,這關係到一個孩子的未來,不能不幫。
這讓昕昕很生氣,這孩子的人生是人生,自己的人生就不是了嗎?
昕昕和丈夫據理力爭:「咱倆還有孩子,我們娘倆是無辜的,你憑什麼拿我辛辛苦苦賺的錢給你家侄子治病,你有沒有考慮過咱們一家三口的未來?」
肖陽思考了之後還是決定聽從母親的話,把這100萬拿去給侄子治病。
昕昕忍無可忍,向丈夫提出離婚:「這樣的日子我看不到任何希望,離吧,你放過我吧!」
幸虧她離得早,100萬分走了一半,帶著孩子離開了這個家。昕昕不明白,為什麼老實本分思想深邃的丈夫,竟然會做出這麼不可理喻的事。
03
人不可貌相,有的人看起來老實本分,背地裡卻算計別人,有的人平時看起來思想獨立,實際上對家人的依賴程度蓋過了精神獨立的程度。
在婚姻中,他們很可能要遭遇一些事情的考驗之後才能露出真實面目。
而這對他人來說,很可能是耽誤、是拖累,讓人悔不當初,寧願當初不認識這個人。
一:幫助親戚要量力而行
都知道幫助別人需要量力而行,但是到了親戚這裡,就很容易失去分寸。因為每個人心中對外人的幫助標準差別不大,對親戚就不一樣了。
有的人和親戚關係一般,覺得最多給三五萬,就算對得起彼此的關係了。
有的人從小是親戚幫忙撫養大的,所以他心中可能願意給二三十萬。
有的人可能童年不幸福,被父母的奇葩教育打壓了,在親戚那裡得到了安慰和肯定,對他的人生有了拯救一般的意義,他甚至願意把所有的錢都給這位親戚長輩。
所以這個「量力而行」就有了不同的標準。
但是,沒結婚的情況下沒人管得著你給親戚花多少錢,結了婚就不一樣了。
我們不能一味地要求別人體諒你、理解你的親情。因為人結了婚生了孩子是要生活的,要吃飯穿衣,花錢的地方太多了,不可能把身家都掏出來陪你上演溫馨故事。
做人還是要實際一點,不能忘記自己對婚姻的責任。
二:在婚姻中責任感最重要
一個有責任感的人,他應該能理清楚自己不同的感情之間的關係,不會讓身邊的人被自己的感情負擔所拖累。
畢竟都是成年人了,每個人都有自己最在意的人和事,互相理解、互相分擔,才能讓婚姻走得更長遠。一味地讓對方理解自己,讓對方承擔不屬於她的責任,這是責任轉嫁。
說穿了,這種責任轉嫁的行為其實也是一種貪婪。
又想要得到好名聲,又沒有足夠的能力承擔相對應的付出,於是就拉上配偶一起。
所以這種行為本質是虛偽的,也難怪會惹人討厭了。
文/無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