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生日,我發800紅包,3天後看到婆婆朋友圈,我結束了8年婚姻
長久以來,社會上一直有一個問題,那就是婆婆究竟是不是媽媽,我們知道自己的母親,生養我們的不容易和艱辛,所以她是媽媽無可厚非。因為從前我們講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所以孩子們在十幾,二十歲就會嫁為人婦,從此之後見到自己媽媽的可能性就會越來越小,而朝夕相處的是婆婆,所以婆婆也算是半個母親,但是我們的時代已經在改變,隨著通訊設備的發達,交通的便捷,讓我們不再見不到屬於自己的母親,這也就有了疑問:婆婆,究竟是不是媽?
塗磊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
「不要把兒媳當親生女兒,也不要把婆婆當成親媽;保持一碗湯的距離,做一個有分寸的婆婆和一個有分寸的兒媳;這樣你們就都快樂了。」
這也就說明了一個問題,如今的婆媳關係,我們需要有的是分寸感,而不是當母女倆,會覺得對方就應該為自己付出一切。今天要講的是網友夏友善的故事。
01.媽媽與奶奶。
我叫夏友善。我一直就知道,婆媳關係非常難相處。因為從我記事以來,媽媽和奶奶之間就是水火不容。奶奶讓我中午吃大米,媽媽就會給我做面。奶奶讓媽媽在家當家庭主婦,媽媽就偏要選擇出門工作,一直到最後,爸爸和我都受到了波及,到最後因為她們倆吵的不可開交,讓爸爸主持公道,爸爸面對兩個他很愛的人,一句話都說不出來,而到最後,她們會問我,究竟愛誰多一點,倘若我說任何一個人,都會換來另一個人的不開心,這場戰爭一直到奶奶去世才結束,所以我從小都知道婆媳問題的嚴峻。
以至於我結婚之前,並不擔心婚後和丈夫如何相處,我擔心的就是和婆婆的關係,因為看過了母親的婆媳關係,儘管她跟婆婆一直在爭吵,但是到最後也沒有解決問題,所以有了這個經驗,我知道也許對婆婆事事順從,對婆婆好,就能夠促成良好的狀態。
我也一直是這樣做的,從自嫁到丈夫家以來,我對婆婆事事順從,甚至我從來沒有對自己的母親做過的事情,我對婆婆都做了,我以為這樣就能夠喚來婆婆對我的真心,但是沒有想到,我換來的只是她對我的變本加厲,她絲毫沒有覺得我對她好,她只是因為結婚前彩禮房子而怨恨於我。
02.對婆婆的好。
如果我可以自己做主的話,我會毫不猶豫的奔向丈夫,因為我喜歡的是他這個人,而不是錢或是房子這些身外之物,但我也理解我的母親,因為她只是希望我能夠在結婚之後,生活水平不會下降,也能和丈夫有一個遮風避雨的地方,它要這一切,不過是希望我們之間能夠少一些因為經濟的磨難,能夠在家庭里過的好,但是婆婆就不同意,她覺得我們知道她家庭普通,問她要房子就是強盜行為,我白口莫辯,所以到最後儘管我成功的與丈夫結了婚,但是卻與婆婆從一開始就結下了梁子。
未完待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