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娟娟嫁到村裡來後,每個人提起她都挑大拇指,說她是難得一見的好女人。秀娟娟丈夫在外打工,她跟公婆住一起,公公是個木匠,也一直在外面打工,婆婆身體不好,什麼事也做不了,全靠著她操持家務,每天天剛剛亮就爬起來做一家人的飯菜,然後吃完早飯之後就會去收拾家裡面的很多事情,大大小小的事物都需要她操心,最後還要洗衣服,打掃衛生,家裡還有很多的牲口,都等著她去喂養,她在這個家裡算得上是盡職盡責,沒有人不誇她是個好媳婦。
那年,丈夫那離了婚的哥哥因為要出去打工,將兒子放在了父母家,說是讓父母帶,但其實是秀娟娟在帶,自己的父母也沒有管多少。村裡這樣的事不少,但時間一長,很少有不發生矛盾的,很多時候,一輩子的兄弟姐妹情就因此而毀了,但是秀娟娟沒什麼異議,像是理所當然一樣接受了侄兒,平時也對待著自己的侄兒也是很不錯的,將他和自己的兒子一樣的對待,有什麼好吃的會留給他吃,什麼好玩的玩具也會給他買,然後逢年過節都還有新衣服穿。
加上自己的兒子,一老二少被她照顧得很妥帖,她是個沒什麼私心的人,有什麼好吃的,都是讓大家先吃。別人都說她好,她自己倒是覺得沒什麼,尊老愛幼不是一輩輩傳下來的傳統嗎。
又過了兩年,這天,丈夫的妹妹突然抱著女兒回來了。秀娟娟跟這個小姑的關係不是很好,當年,秀娟娟跟丈夫戀愛時,小姑還沒出嫁,經常在家裡說她的壞話,也一點的態度都不對自己好。很多都是捕風捉影,但她說得就像自己親眼得見一樣,這讓秀娟娟覺得很不高興,覺得對自己的態度也是一點都不是很好的。
後來小姑出嫁了,偶爾回來,秀娟娟也只當是客人來了,關係一直沒緩和。她是這麼覺得的,你既然不尊重我,我也沒必要去尊重你。但是這次,小姑一回來就抱著她哭,哭聲情真意切,讓她覺得不好意思了,於是問有什麼難處。小姑說自己離婚了,兩個孩子,她要到了女兒,但是她準備出去打工,所以想把女兒放在娘家。
秀娟娟一愣,大伯哥的兒子來時已經八歲了,帶起來比較省事,可是小姑的女兒才三歲,這責任太大了,而且,她自己現在也是第二次懷孕了,哪有精力再帶一個孩子。她將實情告訴了小姑,小姑又是哭,說自己現在無依無靠,如果她不幫忙,那自己只能帶著女兒去死了。說得悲悲切切,讓秀娟娟鼻子發酸,最終,她還是讓孩子留了下來。
現在家裡是一個老人三個小孩了,再加上肚子的一個,讓她疲倦不堪。這樣的情況下,她想保持好脾氣是不可能的,她變得焦躁易怒,說話的嗓門也漸漸變大。
那天,大伯哥的兒子不知怎麼想的,在她晾曬的衣服上用原子筆畫了鬼臉,她控制不住地罵了他一頓。婆婆心疼長孫,說了她幾句,她一生氣,頂了婆婆幾句,結果婆婆被氣哭了,說要帶著大孫子去城裡找大兒子。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這邊還沒處理好這事,那邊,小姑那三歲的女兒突然又不知去哪了。這個女孩可能是因為父母經常吵架的原因,性格極為內向,也極為固執。
秀娟娟因為要給她洗頭髮,她不答應,於是就順口說了她幾句,然而過不了多久,女孩就不見了。秀娟娟急得不行,挺著大肚子四處尋找也沒找到,最後絕望回來,竟然在家裡的米缸里找到了她。她被找到後,竟然還笑了,像是看到她快急瘋了而感到好玩。秀娟娟實在忍不住了,狠狠地打了她一頓。
誰也沒想到,這兩個孩子都相繼給自己的父母打了電話,哭訴嬸嬸打他們。隨後,大伯哥和小姑都回來了,他們一起指責秀娟娟不該打罵他們的孩子。大伯哥說:「我知道你在家帶孩子也很辛苦,可是,孩子塗塗抹抹是天性,有必要那麼罵他嗎?」小姑也說:「我女兒性格本來就內向,你那麼打她,不是讓她更膽小嗎?她才三歲呀,你怎麼下得去手呀?」
秀娟娟皺起眉頭,說:「既然你們覺得我帶得不好,就都帶走吧。」大哥生氣了,說:「我是把孩子交給我媽,讓她帶的。」小姑也說:「這裡是我們的家,你憑什麼讓我們走?」秀娟娟看向婆婆,婆婆低著頭沒說話,顯然,她不想得罪兒媳,但更不想得罪兒女。秀娟娟笑了起來,說:「也好,既然這樣,那我走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