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簽約華納以後的鄭秀文持續開掛,發表專輯《捨不得你》近香港銷量就達三白金(15萬)。
第二年,首張國語專輯《值得》連續六周占據台灣銷量冠軍位置,在全亞洲總銷量超過220萬張。
短短几年時間,她就在華語樂壇紅透了半邊天。
鄭秀文的演唱風格和舞台魅力具有濃重的港式風韻。
在當時的香港,「唱跳」風格在女歌手裡面幾乎是一篇空白。
鄭秀文的流行舞曲風格配合她多變炫目的形象,讓香港的觀眾耳目一新。
當時在香港坊間有句名言:「冇一個香港人唔中意Sammi!」【香港無人不愛鄭秀文】。
可以說,90年代末,21世紀初的香港樂壇是屬於鄭秀文的。
當然,也屬於她——陳慧琳。
陳慧琳一度被譽為:香港樂壇最後一位天后。
僅僅出道三年,她的專輯就打出了——「由籍籍無聞的新人到確立樂壇一姐地位」的簡介。
論實力,論人氣,她確實有這個自信。
專輯裡面的《三秒鐘》一舉蟬聯1998年、1999年兩屆台灣Hit-Fm年度百首單曲。
又在香港奪得國語金曲、最佳音樂錄像帶兩項大獎。
她的代表作之一《記事本》也出自這張專輯。
1999年,她戰勝王菲和鄭秀文獲得最受歡迎女歌手,從而晉升天后地位。
01-06年陳慧琳更是連續壟斷了亞太區歡迎女歌手,一時風頭無兩。
在當年旱冰場、迪廳還在風靡的21世紀初,陳慧琳幾首動感舞曲傳遍了大江南北。
90s:王菲 葉倩文
整個90年代,香港樂壇可以說都被王菲給玩明白了。
「天后」對於王菲來說是最不值得一提的名號。
如果在世的華語女歌手裡面只能有一位天后,那必須是她。
作為一個80年代獨闖香港的北京「妹子」,王菲一邊看歡樂今宵一邊把粵語學得和本地人絲毫不差。
未完待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