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養老房給你弟買房,你養我們」大兒子:我養他6年,不欠他的
01
《知否》有一句台詞:兒女眾多的人家,父母最要一碗水端平,才能家宅寧靜。
子女眾多的家庭里,父母最應該做的就是要一碗水端平,而不是偏心於某一個兒女。因為父母的偏心,會讓子女受傷不已。
大兒子鍾明每月準時給父母寄回去3000塊錢生活費,可這筆錢卻又被父母分文不少地補貼給了弟弟。如今父母還要求賣掉鍾明出錢買的養老房,給小兒子買婚房,讓大兒子養老。
02
就因為自己是家裡長子和長兄,從小到大,鍾明就被父母嚴格要求凡事都要讓著自己的弟弟,因為弟弟還小。為了讓父母開心,鍾明往往都是委屈自己。如此一來,卻也把弟弟慣得更不像樣了。
鍾明憑藉自己的努力考上了大學,本是一件大喜事。可誰知道父母卻勸他放棄,說家裡經濟有限,讓他把讀書的機會讓給弟弟,弟弟沒他能吃苦。
以前什麼東西都能讓,但唯獨讀書的機會,鍾明不想讓。父母見他油鹽不進,發狠地只給了他一個學期的學費,其餘的費用,讓他自己想辦法解決。
即便父母狠心,但鍾明依舊很開心。靠著助學貸款和勤工儉學,鍾明熬過了四年大學,如意在城裡找到一份不錯的工作,在城裡站穩了腳跟。而鍾明掙錢後,父母就開始要求他每月準時寄回去3000塊錢。
03
鍾明勤快上進,又聰明好學,很快就得到了上司的賞識,升職加薪不在話下了。此時,父母也對他步步緊逼,要求他拿錢給他們買一套房子養老,說老家的條件太差勁了。
鍾明辛苦了這些年,好不容易攢下了30萬,本想著拿去買房跟相戀了5年的女朋友結婚。可誰知道,父母的這個要求一出,鍾明的計劃就全被打亂了。
鍾明跟父母解釋,等他買房結婚後再給父母安排買房養老,沒買房期間,父母可以跟著他們一起生活。可父母不願意,說住在別人的房子裡,哪裡有住在自己房子裡那麼舒服和自在?
父母不依不饒,鍾明最終還是敗下陣來,先滿足了父母的要求。只是如此一來,女友也心灰意冷地提出分手,頭也不回地離開了。
未完待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