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干達殘暴獨裁者伊迪·阿明的傳記

2022-11-30

伊迪·阿明(Idi Amin,約 1923 年 - 2003 年 8 月 16 日)因其在 1970 年代作為烏干達總統的殘酷專制統治而被稱為「烏干達屠夫」,他可能是非洲獨立後最臭名昭著的獨裁者。

1971年阿明發動軍事政變奪取政權,統治烏干達八年之久,囚禁或殺害了至少10萬反對者。1979 年,他被烏干達民族主義者趕下台,之後流亡海外。

速覽:當一切

知名人士:阿明是一名獨裁者,曾在 1971 年至 1979 年期間擔任烏干達總統。又名: Idi Amin Dada Oumee,「烏干達屠夫」出生: C. 1923 年在烏干達科博科父母: Andreas Nyabire 和 Assa Aatte卒於: 2003 年 8 月 16 日,沙烏地阿拉伯吉達配偶: Mary、Kay、Nora、Medina、Sarah 你看到的兒童:未知(估計範圍從 32 到 54)

早期生活

伊迪·阿明·達達·烏米 (Idi Amin Dada Oumee) 大約 1923 年出生於現在烏干達共和國西尼羅省的科博科附近。他自幼被父親遺棄,由身為草藥師和占卜師的母親撫養長大。

阿明是 Kakwa 族群的成員,Kakwa 族群是定居在該地區的一個小型伊斯蘭部落。

在國王的非洲步槍中取得成功

阿明幾乎沒有接受過正規教育。1946 年,他加入了被稱為國王非洲步槍 (KAR) 的英國殖民非洲軍隊,並在緬甸、索馬利亞、肯亞(在英國鎮壓茅茅)和烏干達服役。儘管他被認為是一名熟練的士兵,但阿明卻以殘忍著稱,並因審訊期間過度殘忍而多次差點被撤職。

儘管如此,他還是晉升為軍士長,最後被任命為effendi,這是在英國軍隊服役的黑人非洲人可能獲得的最高軍銜。阿明也是一位多才多藝的運動員,在 1951 年至 1960 年間獲得了烏干達輕重量級拳擊冠軍頭銜。

暴力的開始

隨著烏干達接近獨立,阿明的親密同事 、烏干達人民代表大會(UPC)領導人阿波羅米爾頓奧博特被任命為首席部長,然後擔任總理。

奧博特任命阿明為烏干達軍隊的中尉,阿明是喀布爾地區僅有的兩名高級非洲人之一。阿明被派往北方平息偷牛行為,他犯下了英國政府要求起訴他的暴行。相反,奧博特安排他在英國接受進一步的軍事訓練

為國而戰

1964 年返回烏干達後,阿明晉升為少校,並被賦予了對付叛變軍隊的任務。他的成功導致進一步晉升為上校。

1965 年,奧博特和阿明參與了一項從剛果民主共和國走私黃金、咖啡和象牙的交易。總統愛德華·穆特比·穆泰薩二世 (Edward Mutebi Mutesa II) 要求進行的議會調查讓奧博特處於守勢。奧博特將阿明提升為將軍並任命他為參謀長,逮捕了五名部長,暫停了 1962 年的憲法,並宣布自己為總統。

1966 年,政府軍在阿明的指揮下衝進王宮後,穆泰薩被迫流亡。

叛亂

伊迪·阿明開始利用從走私和向蘇丹南部叛亂分子提供武器獲得的資金加強他在軍隊中的地位。他還與該國的英國和以色列特工建立了聯繫。奧博特總統首先做出回應,軟禁了阿明。當這不起作用時,阿明被邊緣化到陸軍的非執行職位。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

1971 年 1 月 25 日,奧博特在新加坡參加會議時,阿明發動政變,控制了國家並宣布自己為總統。通俗歷史回憶起阿明宣布的頭銜成為「終身總統閣下,Al Hadji 陸軍元帥 Idi Amin 博士,VC,DSO,MC,地球上所有野獸和海洋魚類之王,大英帝國在非洲和烏干達的征服者特定。」

阿明最初在烏干達國內和國際社會都受到歡迎。穆泰薩總統——被親切地稱為「弗雷迪國王」——於 1969 年在流放中去世,阿明最早的行動之一是將遺體送回烏干達舉行國葬。

政治犯(其中許多是阿明的追隨者)被釋放,烏干達秘密警察被解散。但與此同時,阿明組建「殺手小分隊」追捕奧博特的支持者。

種族清洗

奧博特在坦尚尼亞 避難, 1972 年,他試圖通過軍事政變奪回國家,但未獲成功。烏干達軍隊中的奧博特支持者,主要來自阿喬利族和蘭戈族,也參與了政變。

作為回應,阿明轟炸了坦尚尼亞的城鎮,並清除了軍隊中的阿喬利和蘭戈軍官。隨著阿明變得越來越偏執,種族暴力逐漸擴大到整個軍隊,然後是烏干達平民。坎帕拉的尼羅河大廈酒店因成為阿明的審訊和酷刑中心而聲名狼藉,據說阿明定期搬家以避免暗殺企圖。

他的殺手小分隊,在「國家研究局」和「公共安全單位」的官方頭銜下,對數以萬計的綁架和謀殺負責。

經濟戰

1972 年,阿明向烏干達的亞洲人口宣布「經濟戰」,這一群體主導著烏干達的貿易和製造業部門以及很大一部分公務員隊伍。

七萬名持有英國護照的亞洲人獲准在三個月內離開該國,而被遺棄的企業則被移交給阿明的支持者。阿明與英國斷絕外交關係,並將85家英資企業「國有化」。

他還驅逐了以色列軍事顧問,轉而向利比亞和蘇聯的 穆阿邁爾·穆罕默德·卡扎菲上校尋求支持。

領導

許多人認為阿明是一位合群、富有魅力的領導人,他經常被國際媒體描繪成一個受歡迎的人物。

輕躁症

流行的傳說聲稱阿明參與了血祭和同類相食。更權威的消息來源表明,他可能患有輕躁狂症,這是一種以非理性行為和情緒爆發為特徵的躁狂抑鬱症。隨著他的偏執變得更加明顯,阿明從蘇丹和薩伊進口了軍隊。

最終,不到 25% 的軍隊是烏干達人。隨著阿明暴行的報道傳到國際媒體上,對其政權的支持動搖了。烏干達經濟遭受重創,通貨膨脹率超過 1,000%。

流亡

1978 年 10 月,在利比亞軍隊的協助下,阿明企圖吞併坦尚尼亞北部省份卡蓋拉(與烏干達接壤)。坦尚尼亞總統 朱利葉斯尼雷爾的回應是派遣軍隊進入烏干達,並在烏干達叛軍的幫助下占領了烏干達首都坎帕拉。阿明逃到利比亞,在那裡待了將近 10 年,最後才搬到沙烏地阿拉伯。他在餘生中一直流亡在那裡。

死亡

2003年8月16日,阿明在沙烏地阿拉伯吉達逝世。死因被報告為多器官功能衰竭。儘管烏干達政府宣布可以將他的遺體安葬在烏干達,但他很快就被安葬在了沙烏地阿拉伯。阿明從未因嚴重侵犯 人權而受到審判。

遺產

阿明的殘酷統治一直是許多書籍、紀錄片和戲劇電影的主題,包括《坎帕拉的幽靈》、《蘇格蘭末代國王》和《伊迪·阿明·達達將軍:自畫像》。阿明在他的時代經常被描繪成一個古怪的小丑,妄想自大,現在被認為是歷史上最殘忍的獨裁者之一。歷史學家認為,他的政權至少造成了 100,000 人死亡,甚至可能更多。


相关文章

  • 盤點KAI 6個神級舞台!每一支都值得循環100遍
  • 影評|《Thunderbolt*》馬來西亞元素拉滿!Florence Pugh 內心戲觸動人心
  • 《爸爸》19歲多多近照!網友大讚:有電影臉
  • 李宗偉接到詐騙電話!被對方凶「注意你的語氣」 他一句話KO騙子
  • 《The Conjuring: Last Rites》預告出爐!驅魔師沃倫夫婦遇上最兇惡鬼
  • 離婚2年!小甜甜千字文私信前夫求復合!
  • 李宗偉接到詐騙電話!被對方凶「注意你的語氣」 他一句話KO騙子
  • 新加坡星二代女星被爆XX!曾炮轟:內地人都是傻X 慘遭新劇除名!
  • 《爸爸》19歲多多近照!網友大讚:有電影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