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婆為打牌把孫女獨自關家一天, 打完牌回家,才知兒子三口搬走了

2022-11-30

01

對於孩子來說,最悲哀的莫過於自己有個極其不負責任的父母。父母本應該是自己最大的支柱,可是有些失職的父母卻是不值得託付的人。

那些自私自利又給兒女帶不來任何幫助的父母,反而還會要求兒女來對自己盡孝。

陳瑞(化名)就遇到了一個毫無用處又唯利是圖的婆婆。

02

陳瑞和姜濤(化名)是一對年輕夫妻,他們結婚才三年多,有著一個可愛的女兒,本該幸福快樂的一家三口,卻因為陳瑞婆婆的粗心大意,差一點造成了悲劇。

陳瑞的婆婆是一個自私自利又十分靠不住的人,在陳瑞和姜濤準備結婚的時候,陳瑞的婆婆並沒有替兒子操辦什麼,她既沒有給姜濤準備婚房,更是沒有給兒子存娶媳婦的錢。

陳瑞和姜濤的婚房是姜濤自己努力打拚貸款買的,他們的婚禮更是姜濤獨自一人操辦的,他的媽媽除了在結婚當天以母親的身份出現在大家面前以外,其他的什麼都沒有做。

為人父母卻沒能盡到當父母的職責,這對姜濤來說是非常可悲的,然而這一切姜濤早就已經習以為常了,在姜濤小的時候,他就沒有受到過來自母親的關愛,姜濤可以說是由他的爸爸一手帶大的。

姜濤的爸爸對姜濤關懷備至,而姜濤的媽媽卻整天只知道吃喝玩樂,甚至在姜濤還是嬰兒的時候,媽媽竟然都對他不管不顧,而是跑去跟朋友吃飯喝酒。

除此之外,姜濤的媽媽還特別的愛好打牌,雖然她並沒有任何賭博的行為,但她卻有著非常重的牌癮,幾乎到了一天不打牌,就渾身難受的地步。

姜濤的爸爸其實早就有了想和姜濤媽媽離婚的念頭了,但是為了孩子他始終一忍再忍,直到姜濤長大成人有了生存能力之後,姜濤的爸爸才毅然決然地選擇地選擇了離婚。

然而離婚並沒有給姜濤的媽媽帶來任何的影響,而且已經成年了的姜濤也根本就不需要她的照顧了,所以她依舊整日風塵僕僕,只為自己考慮,只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其他的她一概不顧。

姜濤有這樣一個母親是非常不幸的,但是在陳瑞看來,卻是非常不錯的,因為她根本就不必為婆媳矛盾而擔憂,她的這個婆婆根本就不會參與到他們的生活中來。

陳瑞和婆婆打的交道可以說是少之又少,唯一僅有的幾次交流,還是婆婆需要生活費找他們要錢的時候,其餘的時間婆婆就好像根本不存在一樣。

陳瑞原本以為自己就會這樣不溫不火地一直跟婆婆相處下去,可是沒想到一次意外,讓兩家人徹底地撕破了臉。

陳瑞因為產假到期需要回歸職場,可是孩子卻不能沒人照看,陳瑞的父母在老家還要照顧老人也幫不上忙,他們小兩口又不放心讓外人來看顧自己的孩子。

於是他們左思右想,想到了姜濤的媽媽,可是姜濤卻不放心,而且陳瑞也覺得婆婆肯定不會同意來幫他們看孩子的,畢竟孩子從出生到現在,婆婆基本沒來看過孩子。

可是眼下姜濤媽媽是他們唯一地選擇了,所以他們兩個人無奈之下抱著試一試的心態,給姜濤媽媽打通了電話,而當姜濤媽媽知道了事情的來龍去脈之後,她竟然出人意料地答應地答應了。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

婆婆如此爽快地答應來幫他們照顧孩子,這讓陳瑞百思不得其解,然而姜濤還是了解自己的母親的,他告訴陳瑞媽媽之所以會來給他們帶孩子,完全是為了她自己考慮,她只不過是想以自己照顧孩子為條件,要求他們給自己養老罷了。

無論如何,陳瑞和姜濤眼下的難題算是解決了,為了方便婆婆照顧孩子,陳瑞和姜濤帶著女兒住進了婆婆的家裡,原本以為一切都會按部就班地進行著,可是誰曾想,這婆婆看孩子還不到三天,就發生了一件大事。

婆婆的牌癮不減當年,而這些年她也始終保持著每天出去打牌的習慣,就連現在她幫著兒子兒媳看孩子,也對打牌念念不忘,最終還是沒忍住,把只有幾個月大的孩子獨自一人留在家裡,偷偷地跑去打牌了。

陳瑞婆婆一摸牌,就徹底地失去了時間觀念,也把自己的孫女忘得一乾二淨了,等到她打完牌才發現天都黑了,自己竟然不知不覺地不覺地打了一天的牌。

她急忙地往家裡趕,可是一進門卻找不到孫女了,而且陳瑞和姜濤也不見人影了,一開始陳瑞婆婆還以為兩個人是因為工作加班了,所以她心虛不敢給他們打電話說孩子不見了。

可是這孩子沒了可不是小事,陳瑞婆婆思慮再三還是給姜濤打去了電話,結果得知原來他們夫妻倆帶著孩子搬回了自己的家裡。知道孩子安然無恙婆婆這才放下心來,她埋怨姜濤搬走了也不告訴自己一聲,結果卻換來姜濤的一頓責罵。

姜濤一想到自己的女兒獨自一人在家,哭得上氣不接下氣的樣子就心疼得不得了,他把所有的怒火都發泄到了自己媽媽的身上,更是揚言讓媽媽去找牌友給她養老。

媽媽自知理虧也不敢反駁,這件事之後,姜濤的媽媽徹底地消失在了姜濤和陳瑞的生活里,而陳瑞為了女兒也放棄了自己的工作,心甘情願地在家照顧孩子。

03

不是所有的人都有資格被稱之為父母的,身為父母沒有盡到自己應盡的職責,就沒有權力向兒女索要孝心。

而那些受人重託,卻因為自己的惡習有負於兒女的父母,就更加的讓人感到絕望,為人父母不能替兒女排憂解難,反而只會製造麻煩,還自私地要求兒女給自己養老,這樣的父母活該會慘遭兒女的拋棄。

陳瑞和姜濤的故事時刻提醒著那些沒有盡職的父母們,只有自己真心實意地實意地付出過,才能換回平等的待遇,而我們從中也明白了很多的道理。

一、父母本該是兒女的避風港,而不應該成為兒女的討債人。

深受父母的庇護,這是每個孩子都應該要享受到的幸福,越是有父母在孩子的背後支撐著他們,他們就越是會有底氣地生活。

人的一生總是會遭遇到很多的挫折和磨難,當一個人再也承受不住壓力的時候,可以回到父母的身邊,暫時恢復小時候的模樣,這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

可是卻有很多人體會不到這種感覺,他們不僅要獨自面對生活所帶來的種種磨難,還要面對來自父母的壓力。

那些自私自利,一心只想讓兒女給自己養老的父母,對於孩子來說就是一個巨大的壓力和負擔。他們做不到替孩子排憂解難,只會無休止地剝削他們。

而且這種父母還總是以道德來綁架自己的孩子,在他們的眼裡,只要兒女不滿足自己的要求,那就是不孝的表現。如果遇到了這樣的父母,那可以說是非常的不幸了。

身為父母首先要保全自己孩子的幸福,其次才是向孩子索取孝心,在這個世界上,如果連自己的父母都不疼愛自己,那還有誰會真心地真心地關心自己呢?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

二、兒女孝與不孝,往往取決於父母的態度。

當我們想要從別人的身上獲得一些回報的時候,我們先要想一想,我們為對方付出了什麼,因為所有的付出和回報都是成正比的,即使是父母與子女之間也講究「禮尚往來」。

現在社會上大部分的人都只會看到兒女的不孝,造成了孤寡老人的不幸,而看不到因為父母的不茲,而導致了兒女的不孝。

兒女們到底孝順不孝順,其實父母的態度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那些獨居老人,或許是因為自己的錯誤,才會落得如今的地步。兒女們的不孝或許是因為父母當年的不負責任,而並非是他們本質的問題。

有些父母只生不養,完全沒有盡到父母應盡的責任,反而一心要求兒女來給自己養老。這樣的父母只是把兒女當成了給自己賺錢和養老的工具,而沒有把他們當成自己的孩子。

人心換人心這個道理,經久不衰,而且無論是放到哪一種關係上也都完全符合,因為人與人相處就是如此,只有真心實意地為對方付出了,才能得到相應的回報。


相关文章

  • 不惜賣掉7棟房!佛心嬤「10元便當50年不漲」欠錢照樣開,拾荒補菜錢「只為讓窮人吃飽」
  • 婚車迎上喪葬車狹路相逢「互不讓道」,新娘見狀下車一個舉動驚呆眾人:大事不妙
  • 中1億頭獎!烤魷魚老闆嗨到「砸店」客人全傻眼!夜市證實了
  • 「90度鞠躬賣玉蘭花」婆婆烈日下被十幾台車拒絕!他心疼掏100元買,下秒景象超衝擊
  • 國中生「撿到30萬交還失主」堅持不收回禮!4個月後全校師生都愣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