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前幾天,網絡上一個視頻讓外國人對咱們國家這種充滿人情的社會氛圍產生了相當大的好感。一個年輕女子,假裝想不開,要跳河。
考驗在水邊遊玩或釣魚的人,會不會出面阻止?結果很感人,在場的所有人,幾乎都開始努力勸說對方,沒有一個袖手旁觀。陌生人、普通關係的人之間,都懂得守望相助,更何況親人之間呢?一位婆婆的悔悟:「兒媳坐月子,我外出旅行,直言要自由,十年後被兒媳狠狠『打臉』。」親情是需要維護的,尤其是沒有血緣的親情,更是需要付出,才有收穫與回饋。相信這一點大家都會認同。
70歲的古阿姨,現在日子真的也不是太好過。雖然與兒子、兒媳、孫子一起住著,可是兒媳婦卻總是給她面色看。平時也不是很關心她,當著自己丈夫的面,她多少還裝裝樣子,但是古阿姨的兒子一旦不在跟前,她立馬就不聞不問了,連飯也懶得回來煮。因為古阿姨的孫子現在正在讀大學,只有放假才會回來。
所以,古阿姨不但很寂寞,而且心情、日子都不太好,生活得非常憋屈。但是面對這種情形,她又有苦難言。為什麼呢?一來自己得靠兒子養老,離了他家,晚年沒人照顧自己。二來兒媳婦的「不孝順「,也事出有因,並非全無道理。她現在真的好後悔,後悔當初在兒媳婦最需要幫助的時候,自己全程袖手旁觀。誰知看似自由的兩三年,卻讓自己晚年生活堪憂!早知如此,如果時光能倒流,她一定會抓住機會好好跟對方培養感情。這樣的話,估計現在對方給她養老,態度就會好得許多了。
現實就是這樣,人與人的感情,要在關鍵時刻培養。遲來的愛,只會顯得廉價。當年古女士的兒媳婦懷孕之後,她就稱自己摸不準兒媳婦飲食方面的喜好,沒有給她煮過幾頓飯。這也就算了,反正小倆口結婚之後,也是獨自居住的。後來她兒媳婦就回了自己娘家養胎,直到生孩子,才從娘家直接去了醫院,進了產房。
生下孩子之後,古女士兒媳的意思是,自己已經在娘家麻煩父母將近大半年了。坐月子這一個月,怎麼看,也得輪到公婆盡下當爺爺奶奶的愛心了才對。雖然不是義務,可是人終究還是要講個情分不是嗎?可誰知,當她向婆婆提出這個要求之時,卻遭到了拒絕。古女士稱,因為兒媳沒有事先說,所以她已經跟丈夫報了一個旅遊團,費用都已經交了,不能不去。看到兒媳面有慍色,她還直言說道:「我們年齡雖然大了,但也不是孩子的保姆,也需要有自己的自由跟生活。」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她覺得,自打兒子、兒媳婦結婚之後,她跟自己老公都刻意與小倆口保持了安全距離。沒有打擾他們的正常生活,給了小夫妻倆足夠的自由與自在。所以,兒媳婦也得懂事一點,就不要總拿自己的一些事情來麻煩與拖累公婆了。大家各負其責,管好自己頭上那一攤子事,表面上和睦融洽,不容易產生意見,就已皆大歡喜。
可是雖說現實生活當中,公婆的確也是不要過多摻合已婚兒子的家事,和兒媳最好的距離是越遠越好,但是該有的關懷、該有熱情也還是得有。不能冷漠到對方遇到實際困難,你表示愛莫能助:對方生死關頭,你說「不關我事」,這跟見死不救有什麼本質的區別呢?如果真的身體支撐不住,至少還該拿點錢,讓他們請保姆,照顧兒媳婦坐月子,讓她之後至少半年之內,有人能在身邊幫著帶孩子,這樣才算是有情義的表現。關鍵時刻的陪伴與幫助,真的會讓人感恩一輩子!這就叫雪中送炭,令人沒齒難忘。「前三十年看婆,後三十年看媳。」婆婆在兒媳婦危難之際冷眼旁觀,自己老了,需要對方的贍養與照顧,你說想起從前過往,人家能不介懷,伺機報復嗎?
結語:
都說「月子裡結下的仇,一生難解。」為什麼呢?因為婆媳同是女人,都生過孩子,不是不知道在懷孕、生產、坐月子、帶孩子這一系列的事情上,女人有多無助與彷徨。相比平常的時候,這期間她們更需要家人的關心、陪護、照顧與幫助。雖然懷孩子、生孩子是小夫妻倆自己的事情,但是自己沒經驗,再加上身體的緣故,女人很可能沒辦法、沒能力照顧好自己,必須要依賴與依仗婆家與娘家的女性長輩鼎力相助。
這其實正好是雙方建立深厚感情的大好時機,善良、有責任感與同情心的婆婆,不管怎麼說,總會或者出錢、或者出力,力所能及幫襯一把。就算不圖什麼回報,也盡了自己的情分,能換得對方的感激與愛戴。更何況老人年紀大了,總會或多或少需要兒女的陪伴、照顧或贍養,你種了情分在兒媳的心田,自然就會收穫甜美的果實。結了仇怨的話,那也就只能品嘗酸澀的苦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