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媳之間的問題一直都是很多家庭之中存在的事情,兩代人的生活習慣不同。
生活方式也不同,往往都會導致彼此之間在日常生活中鬧出一些矛盾。
鬧出一些爭吵,不僅會傷了一家人的感情,嚴重的還會導致婚姻的失敗。
在看過很多婆媳之間的矛盾之後,其實不難發現。
在眾多婆媳關係不好的家庭中,很多時候都是因為彼此之間沒有抱著相互理解。
相互包容的態度去溝通交流,這才導致了一點點問題在沒有及時解決。
隨著時間而積累的越來越深,最後讓兩個人心裡的疙瘩越來越大。
不僅會讓婆媳之間的相處越來越困難,甚至還會讓夫妻之間的感情受到影響。
所有正確的處理婆媳關係不僅僅是兒媳之間要去理解,要去學習。
身為婆婆有的時候也需要去多多的理解,多多的明白。
讓一家人的關係變得更好,處理得當也是為了自己以後的養老所著想。
而下面這對婆媳之間的矛盾卻愈發的無法解決。
直到如今婆婆的養老也被兒媳所嫌棄,甚至拒絕。
婆婆60歲大壽上讓兒媳養老,兒媳笑了:改口了?你女兒的新計策?
羅女士的不滿:
羅女士是個傳統的女人,如今結婚已經將近十年了。
自己的小家倒是經營的很不錯,在婚後長達五年里後在家裡做全職主婦。
照顧孩子,照顧家庭,而丈夫也承擔起了賺錢的責任,男主外。
女主內的婚姻生活方式在羅女士的家庭中也體現的淋漓盡致。
因此生活才十分的安穩,踏實。
在外人看來羅女士的這段婚姻生活是很幸福的,也很羨慕。
丈夫顧家,羅女士又踏實,可是只有羅女士自己知道,她對自己的小家很滿意。
可是卻對丈夫的婆家很不滿意,曾經一度想要離婚,因為婆婆,因為小姑子。
因為自己在婆家始終都是一個外人,甚至還一直都被當做一個有心眼的人。
羅女士在結婚的時候其實兩家人還是很滿意的。
婆家人對於羅女士的家庭條件也比較的滿意,所以同意了這門婚事。
可是在僅僅在結婚之後一年多的時間裡,就出現了第一次影響感情的時候。
羅女士的弟弟要結婚了,羅女士拿出了五萬塊錢給了自己的弟弟結婚用。
這五萬塊錢裡面有三萬是羅女士當時結婚拿過來的嫁妝錢,彩禮十萬。
拿了六萬過來當做嫁妝,也是為了讓小兩口更好的生活。
而剩下的兩萬則是結婚後兩個人的存款,小舅子要結婚。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羅女士的丈夫也自然覺得給些錢是對的。
可是當得知了羅女士要拿出自己當初的嫁妝錢之後,心裡還是很不滿意的。
不過羅女士當時說:「嫁妝錢有六萬,我也只拿了三萬給我弟弟。
畢竟這筆錢本來都是留給我父母的,只是我父母執意要給我們拿過來。
這才拿了過來,現在我弟弟要結婚了,男生結婚壓力大,你也知道。
要買房買車,還得有彩禮錢。
所以我也是想著多拿一點,幫助家裡分擔一些壓力。」
羅女士的態度也是很誠懇了。
加上當時的羅女士對於自己的小家也很認真地付出,丈夫也就同意了下來。
可是這件事情被小姑子知道後就不滿意了,偷偷告訴了母親,婆婆一知道。
婆媳之間就出現了問題,在一家人在家的時候。
婆婆當著大家的面說:「小羅,你們這馬上就要孩子了,花銷越來越大了。
這個節骨眼上,你可別亂花錢了,省著點錢。」
婆婆突然地發問也是讓羅女士回答:「媽,我們這現在也沒有什麼花銷。
我這人您也知道,不亂花錢的。」
婆婆扭頭說:「聽說你弟弟要結婚了,你給他了多少錢。」
羅女士這才聽明白了,老實地回答道:「拿了六萬塊錢,您放心。
我跟他商量過的,這錢也是我們倆商量過才給的,不會影響我們的生活的。」
可是小姑子這時候說話了:「嫂子,那我可記住了。
到時候我結婚的時候你跟我哥可不能比這錢少了。」
也許是玩笑話,也許是認真的,羅女士也尷尬地笑著答應了。
反倒是羅女士的丈夫說:「你以後結婚也要買房買車,給男方彩禮啊。
這還沒結婚呢,就開始考慮自己的家庭了?真是女大不中留啊。」
本以為一家人說說笑笑這件事也就結束了,可是不曾想兩年之後。
小姑子真正結婚的時候,這六萬塊錢卻成了實打實的想要。
在一家人坐在一起商量的時候,小姑子突然提起了這茬。
問羅女士夫妻要大紅包,羅女士也隨即拿出了兩個人商量好的兩萬塊錢。
給了小姑子,可是小姑子不滿意了,當眾甩了臉。
雖然羅女士的丈夫在中間打圓場,可是還是讓婆婆跟小姑子不滿意。
用小姑子的話來說:「當初我們不是說好的。
你弟弟結婚的時候你可是給了六萬塊錢。
我們那時候也說我結婚的時候也要給這麼多的,你們區別對待啊。」
小姑子的不依不饒讓羅女士也很無奈,不知道如何作答。
而丈夫說:「哪有錢,你嫂子剛生了孩子,孩子還小了,這現在也沒有收入了。
光我一個人賺錢,哪有那麼多錢,而且你嫂子現在連班也上不了。
就你哥一個人賺錢了,理解理解。」
丈夫的話並沒有讓小姑子滿意,心裡還是覺得有些不滿。
但是這件事也就此作罷了,本以為這件事就這麼結束了。
可是後來小姑子也將這件事一直放在心上。
時不時的都在婆婆面前說羅女士的壞話。
這也就讓羅女士跟婆婆之間的關係也沒有那麼的好了。
尤其是在婆婆幫忙帶娃的那段時間裡也常常會鬧出矛盾。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關係似乎越來越差了,僅僅幫忙帶了一年的娃之後,婆婆就回去了。
儘管當時的羅女士覺得生活挺難的,需要婆婆帶娃。
自己也就可以出去工作賺錢了,丈夫也是如此認為的。
可是婆婆卻覺得帶娃是羅女士的事情,自己也就不管了。
當時還因為吵架說以後不讓羅女士給自己養老,自己也就不想幫忙帶娃了。
因為這件事而導致了婆媳之間很長一段時間沒有在一起生活。
而羅女士也只能夠在家裡帶娃了。
後來一次偶然的機會,小姑子回了娘家問婆婆在羅女士家裡過得怎麼樣。
婆婆才說:「當初幫他們帶娃,住在一起,果然是一天一小吵。
三天一大吵,最後還是聽了你的話,索性不幫的帶娃了,自己還能輕鬆點。」
羅女士這才知道原來跟婆婆之間的關係之所以很差。
有一半的功勞都是小姑子在其中出謀劃策,處處教婆婆如何對付羅女士。
還導致了當時婆婆不給自己帶娃了,心裡也很不是滋味。
前不久婆婆六十大壽,一家人都聚在了一起,婆婆也是說著以後養老的事情。
並當著大家的面說:「這你爸走得早,我這身體也越老越差了。
過完這次,以後就去你們家裡養老了,以後還得多委屈小羅了。」
羅女士聽到之後並沒有答覆,而是尷尬地笑了笑。
但是小姑子又插話了:「嫂子,你可得好好對我媽,我這不在身邊。
以後我媽只能交給你了。」
羅女士說:「沒事兒,還有你哥呢。」
這時候的婆婆又說:「他一個男人,天天忙著賺錢就夠了。
家裡的事情就不能讓他操心了,還得你來給我養老。」
羅女士卻說:「改口了?你女兒的新計策?
以前不幫我帶娃的時候也是聽了你姑娘的話,還說不讓我養老了。
現在這怎麼還要讓我給養老了?」
羅女士直白的話也是讓婆婆跟小姑子滿臉黑線,畢竟他們是心知肚明的。
這時候是丈夫出來打圓場才讓這件事就這麼過去了。
不過最後羅女士還是答應了給婆婆養老。
只不過在她的心裡婆婆跟小姑子曾經對她的事情也一直耿耿於懷。
寫在最後:
一個家庭之間最重要的事情便是彼此之間足夠的包容,互相理解。
互相幫助,將心比心,只有這樣才能夠更好地相處下去。
無論是婆婆還是兒媳,再或者是家中的任何一個成員,也都應該去好好的相處。
不要因為一時的不滿而始終記在心裡,時間越來越近之後矛盾也會越來越大。
最終傷了自己,也傷了家庭。
小夥伴們覺得今天的故事怎麼樣呢?小夥伴們還想看什麼樣的故事呢?
有沒有什麼想跟小編說的呢,大家可以把自己想說的打在評論區呢。
小編這面會認真看的呢。
本故事純屬虛構如有雷同純屬巧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