姍姍來遲,帶她終究還是來了。
十月份以來,疫情突然反撲,搞得大家都措不及防。
但也有些人卻因此而掙得盆滿缽滿。
其中,張珊珊可謂是大贏家。
今年一年就開了16家核酸公司,比連鎖店開得還迅猛。
做生意的日子過得都很艱難,而她卻生意紅火……把造福人民得事,做成了生意。
任何事只要與金錢掛鉤,就會變得不那麼純粹。
同樣的道理,一樣適用於如今的核酸檢測公司。
當核酸檢測成了一門掙錢的生意,那麼它還是那個無私奉獻,造福老百姓的機構嗎?
而說到核酸公司,就不得不提這幾天火遍全網得一個女人--張珊珊。
今年夏天,疫情相對平穩,該玩的玩,該吃的吃,過的好不愜意。
國慶時,大家也能隨意出去旅遊。
但國慶之後,仿佛一夜之間,全國都緊張了起來,各地爆發了疫情。
而在疫情之下,很多奇葩的封鎖方式,讓人防不勝防,無處訴苦。
看過這樣幾個視頻:
封鎖居民樓,每戶必須交出一把鑰匙,讓人從門外反鎖,不交鑰匙就用鐵絲鎖門。
某小區團購的活魚不給進去,只能摔死運進去。
還有更奇葩的,農民在自己地里摘花生,周圍沒有人,卻因沒戴口罩,被罰200元。
奇葩年年有,今年特別多。
雖然好笑,卻讓人心寒,而更讓人心寒的卻是一個叫「張珊珊」的女子。
「核酸造假」四個字,將她推上了熱搜,紅遍了大江南北。
蘭州衛健委通報說,11月24日,轉運陽性感染者時,發現了待轉群眾中有和別人是陰性。
這就讓人想不通了,如果他是陰性的話,當地是怎麼收到他是陽性的報告的?
好在,調查得很快,結果只是個「大烏龍」。
檢測機構是蘭州核子華曦實驗室,錄入信息時,搞錯了,把陰性人員信息輸入成陽性了,就是個誤會。
事情雖然搞清楚了,核子華曦實驗室也覺得這件事就是小事。
但網友們卻細思極恐。
這麼嚴謹的事,都能把信息錄錯,好在這個群眾是陰性被錄成陽性。
萬一把陽性輸成陰性,而已經感染的卻覺得自己是陰性,導致疫情傳播,這個鍋又該誰來背?
既然想想就覺得恐怖,為了讓自己睡個安穩覺,網友們化身福爾摩斯,把這個核子華曦實驗室扒了個底朝天。
不扒不知道,一扒嚇一跳。
據天眼查消息,核子華曦實驗室的監事是一個叫張珊珊的女子。
名字很普通,但實力超厲害。
名下關聯了38家核酸檢測機構,遍布全國各地。
她的公司在哪成立,那裡不久就會全員核酸,仿佛有未卜先知一般。
疫情當下,大家過得都難,但是核酸機構卻成了最賺錢的一門「生意」。
張珊珊的強大在於,把核酸公司開成了「連鎖店。」
僅2022年這一年,就開了16家「分店」,一年的利潤用億為單位都是小瞧她了。
更厲害的是,雖然註冊資金是1000萬,但是實際上卻一毛不拔,到位資金為0,但是依然把公司開的風生水起,檢測的不亦樂乎。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生意好到不得了。
本來這是一件造福人民的事,但卻有網友被賦黃碼、陰陽互轉的現象。
如果核酸機構被當成了斂財的「聚寶盆」,疫情還會結束嗎?
張珊珊已經這麼牛了,用巾幗不讓鬚眉這句話來形容她,感覺都是小看她了。
但她只是一個監事,背後的老闆另有其人,名叫張核子。
張核子比張珊珊更厲害,名下各種檢測類機構大大小小有60多家。
而張姍姍關聯的核酸公司,母公司是一家叫核子基因的公司。
這家公司名下有62個對外投資項目,老闆就是張核子。
張核子的老婆叫巴穎,也是該公司的股東。
她說:目前全集團排名全球第三,擔任了四億人的檢測任務。
有網友猜測,張珊珊會不會是張核子和巴穎的女兒。
至於到底是不是,我們也無從得知。
但如果真是的話,那麼他這一家三口可就牛大發了。
公司出現問題也不是一次兩次了,卻始終能中標。
把救人的事,做成了一門生意,更是開成了連鎖店。
如果不是這次被推上了熱搜,後面會不會準備招加盟商呢?
疫情三年,大家的忍耐已經到達了極限。
但國家有溫度,我們也有信心共同戰勝這場疫情。
今年入冬以來,基本上天天就是「捅嗓子」,很多人已經麻木了。
可現在卻得知有些核酸機構弄虛作假,我們堅持了三年的事,如何能夠讓人接受?
希望能給我們一個真相,給大家一個交代。
就像媒體所說:
核酸亂象不止,疫情永無寧日。
你相信他們本身就有這麼大的能量嗎?歡迎一起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