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桂英沖二嫂子擠眼,嘀咕著道歉的話,千萬別跟孩子一般見識。
回家後,李桂英好心提醒兒媳:「小雪,和人說話時,不能太口無遮攔,得懂得給人留面子,低頭不見抬頭見的,寧願吃口氣也不輕易得罪人,說不定哪天就需要他人幫忙呢」
這些話,是李桂英從小教育兒子的,做人做事要給自己留條後路,免得將來無路可走,兒媳這脾氣和情商,將來肯定得吃虧,她得提前打預防針。
小雪非但不領情,還氣哼哼的:「閒的沒事磕個瓜子也好,最起碼為經濟做貢獻了,磨嘴皮還浪費水呢」
李桂英醒悟,兒媳這是嫌她多管閒事了,雖氣但也忍了下來,一年見不兩回,還是別把關係鬧僵。
兒子臨走時,拉著李桂英嘰咕了一陣:「媽,不要求你對兒媳婦像對親女兒一樣好,但也別拿對親閨女的標準要求她」
李桂英越想越有道理,看來和兒媳相處也是門學問,好在她們不住在一起,要不然這婆媳關係能好嗎?
李桂英的好日子只過了一年多,小雪懷孕生下了孫子後,就把她叫過去幫忙帶娃。
這下,婆媳倆的矛盾更多了,儘管李桂英已經很謹小慎微了,但架不住兩代人的觀念,生活方式不同。
孫子哇哇直哭,李桂英便抱著他找兒媳:「孩子餓了,你給喂點奶」
小雪拒絕:「哪有這麼快就餓了?育兒書上寫了,他這個月齡的寶寶,三個小時喂一次,要養成進食規律」
李桂英急了:「那孩子一直哭也不是辦法,你喂奶哄哄他,免得哭的肚子疼,有的小孩哭久了也會得疝氣」
小雪不理會:「哭不是正常的嗎?適量的哭可以幫助消化,你不懂就別瞎摻和,我這是科學育兒,再說這可是我親生的,還能虐待他不成?」
不止是喂奶,連多久換尿不濕,什麼時間曬太陽,小雪都照著育兒經往孫子身上套,卻從沒想過,每個寶寶的體質性格都是不一樣的,這做法根本就是紙上談兵。
就像換尿不濕,小雪讓三個小時換一次,有時根本沒多少,李桂英憑經驗,看著沉甸甸的就換,看著輕盈的就繼續用,所以婆媳倆經常產生矛盾。
兒媳口無遮攔的指責讓李桂英備受委屈,可為了孫子強忍著,不僅出力不討好,還得往裡面搭錢呢。
李桂英隨口一句:「尿不濕快沒有了,你們下班時想著買點回來」
小雪冷笑:「尿不濕能用幾個錢,你就不能掏錢去樓下買,還專門知會一聲,這奶奶當得也太小氣了」
被兒媳說了兩次,家裡缺點啥也不敢說了,自掏腰包給墊補全,一月算下來,怎麼著都得往裡面貼一兩千塊錢。
兒子倒是偷摸的給過李桂英兩次錢,不過她沒敢要,生怕哪天被兒媳發現,再引來不必要的麻煩。
孫子會跑會說話時,跟李桂英最親近,小雪批評孩子時,孫子總往奶奶懷裡鑽。
小雪怒了:「就是你太護著孩子了,所以養成一身壞毛病」
未完待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