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而兒媳吃了幾天這樣的剩菜剩飯後,實在受不了了,才提出讓程阿姨每頓飯少做,不留剩菜的要求。
可程阿姨有自己不同的看法,她覺得兒媳有些太嬌慣,不就是生了個孩子嗎?搞得自己就像立了多大功勞似的,生孩子不就是女人應該做的事情嗎?自己不能上班掙錢了,在家裡什麼也不做,還要讓別人伺候,這已經夠享福的了,還要再挑三揀四,實在有些不知足。
想當年,自己生那幾個孩子時,都是一個人帶,也沒有人服侍幫助,不也一樣過來了嗎?現在的年輕人太嬌氣了,不懂得感恩和滿足。
所以,對於兒媳提出的意見,程阿姨根本就沒當回事,她說自己就是這樣的習慣,很多年了,根本就改不過來,也不想再改了。
兒媳見自己說了幾次,婆婆都不理,也就沒有再提了,心想忍過這一段時間也就好了。
可不久,兒媳就發現了一個現象,家裡的剩菜剩飯都是自己和婆婆在吃,婆婆根本就不讓丈夫動。婆婆的解釋是,他是家裡的頂樑柱,要養家餬口,怎麼能吃剩飯呢?
04.
對於婆婆的解釋,兒媳很不能理解,丈夫要上班掙錢就不能吃剩飯,自己生孩子也是在為這個家做貢獻啊!難道在她的眼裡只有兒子重要,自己這個兒媳就無足輕重嗎?這樣做似乎也太不尊重人了吧。
從那天開始,心裡不高興的兒媳多了一個任務,那就是只要看到婆婆再留著剩菜剩飯,每天夜裡她都要悄悄起來,把那些隔夜菜倒掉,第二天早晨讓丈夫隨著垃圾一起扔掉,她再也不想吃那些沒完沒了的剩菜了。
程阿姨就是在一天夜裡發現兒媳的這個行為的,好多次剩菜的不翼而飛,早就讓她起了疑心,她懷疑是兒媳乾的,可又沒有證據,也不好說什麼,如今終於被她抓了個正著。
對於兒媳扔掉剩菜的行為,程阿姨非常生氣,她大聲斥責她敗家,不是個會過日子的女人,還忍不住罵了一些難聽的話。
兒媳也忍不住和她吵了起來,說她再也不能忍受每天都吃剩菜。兩人越吵聲越大,驚醒了熟睡中的丈夫。兒媳本以為,丈夫會向著她說話,畢竟她也多次向他抱怨過這件事,丈夫也表示了理解。
可沒想到,丈夫看到自己的母親情緒激動,氣紅了臉,二話沒說,就幫著母親一起批評起了她,說她不懂事,也不孝順,是個敗家的女人。
05.
看到丈夫和婆婆是一樣的口氣,兒媳沉默了,她慢慢地走進自己的房間,任憑他們如何數落,再也沒有說出一句話。但第二天一早,她就抱著孩子悄悄回了娘家,她再也不想回到這個家。
即便後來,婆婆主動打來電話,丈夫幾次三番的來接,她也沒有回心轉意。因為從吃剩菜剩飯這一件事上就可以看出,她這段婚姻的未來不會有幸福。最終她堅持了離婚。
而程阿姨在得知兒子真的離婚後,也是悔恨交加,後悔自己當初為什麼要那樣對待兒媳。本來只是一件可以輕易就改變的小事,卻由於自己的強勢和不理解,導致兒子現在落得孤家寡人的下場,真是悔不當初啊!
其實婆媳的相處,很多時候都是非常敏感的,畢竟她們之間不是親媽和親女兒的關係,兩個人的關係再好,在好多事情上也都需要有一份客氣的存在。
像程阿姨那樣,每天都堅持讓剛生完孩子的兒媳吃剩飯剩菜,並且不讓自己的兒子吃,這本身就是一種不公平。她覺得兒子是親的,兒媳只是外人而已。
而且,當兒媳提出讓她改變吃剩菜剩飯的壞習慣時,她表現得很強勢,不願去改,還嫌棄兒媳嬌慣。這也表明,她根本就沒把這個兒媳看在眼裡,認為自己來伺候她月子也就不錯了,不能挑肥揀瘦,挑戰她的權威。
程阿姨的這種高高在上,自以為是的心態也直接造成了,當兒媳倒掉隔夜菜時的爭吵,而兒子不講道理的愚孝也加深了兒媳心裡的傷痕。最後,婚姻自然也就很難保住了。
所以,作為老人有一些勤儉節約的好習慣本身是件好事,但也要分情況,像這種天天吃剩菜的習慣就不好,需要及時改正。如果自己不想改,還要強加到兒媳的身上,那就是對兒媳的不尊重,時間長了婆媳之間肯定就會產生嚴重的矛盾。
婆媳相處無小事,一件不起眼的小事就可能引發出惡劣的後果。願每一對婆媳都能珍惜家庭現有的幸福與安寧,都能從自身的每一件小事和每一個習慣的改變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