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這些張曼都沒有計較,不過就是添雙碗筷,多張嘴的事嘛,可是漸漸地張曼卻發現,崔雪跟之前不太一樣了。
原先的崔雪穿衣打扮都是普普通通的,而現在的她,每次來的穿著打扮都不一樣,渾身的金銀首飾,而且還都是一身的名牌,這不禁讓張曼感到好奇,難道是崔雪換了工作,收入高了?
可是張曼從閒聊中得知,崔雪並沒有換工作,還是跟之前一樣,每月拿著兩千多的微薄工資,她的老公也是一如既往地沒有任何的長進。既然如此,那崔雪又是哪裡來的錢,可以讓她這麼揮霍呢?
張曼懷疑是自己的婆婆一直在暗中補貼崔雪,所以她開始時刻盯著婆婆的一舉一動,直到有一天她發現婆婆果然不出自己的所料,把自己每月給她的三千塊錢的養老金一分不差地不差地全都給了崔雪。
難怪小姑子最近的生活質量有所提高呢,原來自己一直養著的不是婆婆,而是恬不知恥的小姑子。張曼一氣之下直接就跟婆婆撕破了臉,她告訴婆婆以後養老的錢自己和崔俊替她存著,日常生活執行報銷制,有什麼需要花錢的地方,就拿著票來找自己報銷。
以張曼婆婆的性格怎麼可能就此服軟,她大罵張曼囂張跋扈,虐待自己,還要找自己的兒子崔俊來評評理。可當崔俊知道了事情的來龍去脈之後並沒有站在自己媽媽的那一邊,而是同意了張曼的做法,崔俊表示要給自己的媽媽養老他無話可說,但是讓他養崔雪,他可不願意當冤大頭。
既然親兒子都這樣說了,張曼的婆婆也就沒有別的辦法了,她只好按照張曼的意思,實施報銷制了,而崔雪也從此斷了媽媽的補貼,又回歸到原來的生活了。
03
有的時候,兒女不孝並不是子女的本質有問題,也有可能是老人的態度有問題,古人云母慈子孝,只有父母做到位了,兒女自然就會付出孝心了。
再加上父母的偏心,和兄弟姐妹的沒有自知之明,那就更加容易讓老人得不到他們預期的孝心了。
雖然張曼明察秋毫,及時止損,制止了婆婆用她和崔俊的錢來補貼自己女兒的行為,可是其他人或許就沒有那麼幸運了,為了避免自己被人算計利用,我們要從中學會一些道理。
一、父母為老不尊,做兒女的有權理性地選擇如何去贍養老人。
在現在的社會上,兒女不孝成為了一種人們最重視的話題。作為父母辛辛苦苦了一輩子,好不容易把孩子拉扯大了,他們自然會擔心孩子日後是否會好好孝順自己的問題。
如果父母盡心盡職,用心培養了自己的孩子,那他們大可不必如此擔憂,只要父母付出了真心,那就一定會有所回報,被真心對待的孩子也就自然會發自內心地去孝順自己的父母。
而那些為老不尊,只生不養沒有盡到父母的職責,一心只把自己的孩子當成是養老的工具,這樣的父母也沒有必要去糾結孩子孝順與否了,因為他們是不配得到孩子的孝心的,如果他們的孩子選擇拒絕贍養他們,那也都是情理之中的。
就像張曼的婆婆,她雖然不能算是為老不尊,但是她偏向自己的女兒,用兒子和兒媳的錢補貼女兒,這種行為對於張曼和崔俊來說是非常不公平的,也是非常容易讓人心寒的。
未完待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