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此感到不解的阿蘭忍不住問:「媽,你每月有7千的退休金,怎麼還要我交養老錢,不夠花嗎?」
母親倒沒有隱瞞什麼,很直接地就說:「女兒啊,那些錢都是你弟的,我得為他多攢些錢。」
聽了母親的話,阿蘭明白了,弟弟前段時間生了個兒子,母親歡喜得不得了,一下子拿出10萬塊作為對兒媳的獎勵,還說以後一定要多多支持他們的生活。
母親向她要3千養老錢,目的就是把自己的退休金留給弟弟,用她給的3千來生活。
阿蘭一下子又想起了三年前自己生孩子時的情景,阿蘭同樣也生了個兒子,可母親卻顯得沒那麼高興,去看了一次,放下5百塊就走了。
從母親的眼神中,阿蘭看出來了,母親並不喜歡這個別人家的外孫,她打心底里想要一個自己家的孫子。就像當年,母親只喜歡弟弟而不喜歡自己一樣。
但阿蘭一直是個善良寬厚的人,她從來沒有計較過母親始終對弟弟的偏疼偏愛,自己即便受到了不公平地對待,她也不會放在心上。
就像上次母親生病住院時,自己在醫院日夜伺候了半個月,弟弟卻只來過兩次,每次還都是來去匆匆。因為弟媳管他比較嚴,而弟弟又很聽她的話。弟媳和母親的關係不太好,她不想讓他去照顧,弟弟就聽話照做了。
通過今天的事,阿蘭算是明白,弟弟再不孝順,母親的心裡也始終裝著他。自己再如何竭盡全力地對母親好,在她心裡也只是個不受重視的外人。
想想以往的這些事情,阿蘭的心越來越寒。
最終,阿蘭還是決定按母親的要求做,每月給她3千養老錢,因為她不想讓母親難過,覺得她不孝。
只是從那以後,阿蘭去母親那裡的次數減少了,再見母親也似乎沒那麼親了。
其實,做父母的對兒女有不同的偏愛是可以讓人理解的,畢竟在父母的心中都有一個更喜歡一些的孩子,對孩子們的愛做到絕對地公平是很難的一件事。
所以,我們都能接受父母對兒女們愛的一些偏差,只是這種偏差不要過大,不公平也要保持在一個適度的範圍內。對父母來說,手心手背都是肉,如果只知道一味地對某一個孩子過於偏心,就會讓其他的孩子寒心。
就像阿蘭一樣,一直對母親照顧孝敬順從,但母親卻偏偏就是疼愛不那麼孝順的兒子,讓阿蘭交養老錢,卻把自己的退休金給兒子,母親這種太過明顯的偏愛怎能不讓孝順的女兒傷心呢?
所以,對做父母的來說,兒子和女兒都是自己身上的肉,不能過於偏袒哪一個,公平公正的對待很重要。關鍵還要明白,能真正做到孝敬父母的孩子,才有資格得到父母更多的支持和疼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