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聽人感嘆:
「愛不知所終,倏忽而逝。」
其實不然,一段感情的散場,從來不是突如其來的。 在兩個人相處的過程中,有時候你感受到的冷落,覺察到的不在乎,意識到的愛意消散,都是緣盡的預兆。
比如以下這兩個徵兆,就離分開不遠了。
激情變薄情
「不須耳鬢常廝伴,一笑低頭意已傾。」
我們都以為兩情相悅的人牽手了,就可以一輩子享受這樣的美好。 可我們忘了,感情是需要用心維繫的,不溝通、不包容、不理解、不分享,就會慢慢生疏,漸漸心涼。
那些思念成災的激情,深夜暢談里的愛意,藏在日常中的牽掛,會隨著一個人的敷衍、冷漠而變淡,消逝。
《再見愛人》里,蘇詩丁和盧歌是很相配的一對,他們初初相愛,熱情似火,蘇蘇這樣形容:
她內心巨大的驚喜化成一大群紛飛的蝴蝶,倏地從心底翩翩起舞,她在極其絢爛的快樂中簡直有點眩暈。
他們同樣喜歡音樂、熱愛藝術,熱戀兩年後結婚。
但婚後因為異地聚少離多,缺乏溝通,蘇蘇越來越不了解盧歌,盧歌也常以忙碌拒絕蘇蘇。 兩人都倍感孤獨,熱烈的情意逐漸變得冷冰冰,只能選擇分開各自為營。
從依依纏綿到默默分手,沒有爭吵,沒有互撕,有的只是觀眾看到的遺憾。
正如《致我們單純的小美好》中說:
「我以為相愛的兩個人分手,至少要有一件轟轟烈烈的大事,比如說第三者,比如說絕症,但其實不用,不安,忙碌,疲乏,就夠了。」
這世上,最薄不過感情,最涼不過人心。
熱情長久得不到回應,是會冷的;主動總是換不來靠近,是會累的。
沒有人會一直傻傻站在原地守著過往情意,眼看著兩個人的電影演成一個人的獨角戲。
要知道感情需要經營,如果餘生不能相依相惜,結局只能各生歡喜。
期望變絕望
在感情的世界裡,一旦有人受傷了,心累了,不想再愛的時候其實很明顯。
她會變得沉默無言,不再抱有期待;她會對你視而不見,不再嘮叨埋怨;她會開始獨自承擔,不再任性依賴。
越糾纏越心寒,等到無法承受的那一天,也就下定決心退場了。
記得《理想之城》中,紅玫下班回來突然拖著行李箱說要離開,小北措手不及。
兩個人的分手,看似毫無徵兆,其實早就有跡可循。
為了在上海買房,小北對紅玫總是能省則省、精打細算,買最廉價的衣服、護膚品,吃有優惠券的套餐,紅玫偶爾買件像樣的衣服,做一桌好菜,小北第一時間予以否認,計算開銷。
每次紅玫期待小北的認可和鼓勵時,他都給她當頭一棒,讓本就自卑的她更加壓抑、委屈。
臨走時紅玫絕望地說:「和你在一起的日子,一眼就可以看到八十歲,太可怕了。」
所有的離開,都不是臨時起意的;所有的死心,也不是瞬間就有的。 失望是一天天積攢起來的,離開也是一個很長的決定,太多有所期待時都落空,太多滿心憧憬時都被敷衍,哪怕愛得再深,也會變得心灰意冷。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就像張愛玲說的:
「愛情從希望開始,也由絕望結束。死心了,便是不再存在著任何我曾經對你有過的希望。」
所以,趁你們還相愛,學會理解她的心情,讀懂她的需求,滿足她的期待,珍惜她的付出,別等感情逝去再幡然醒悟,別等愛人走遠才追悔莫及。
看過一句很觸動人心的句子:
「人生有很多錯覺,其中最扎心的,是我們總以為自己愛的人,永遠不會離開。」
可我們忽略了,感情若沒有好好經營,激情變薄情,期望變絕望,兩顆心會離得越來越遠。
兩個人在一起,出現以上情感危機的徵兆時,就要敲響警鐘了。 如果還放不下彼此,就及時挽回,拾起如初的熱情,用心經營,好好珍惜;
如果真的心生厭倦,就停止消耗,體面分手,各自成全,尋找真正合適的那個人。
畢竟人生幾何,能夠不留遺憾的無非就是:這一生,遇一人,愛一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