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婆婆的重男輕女,作為兒媳婦,你應該如何應對?是不管不顧,也不尋求婆婆幫忙,還是愛恨分明?
兒媳與婆婆之間,原本就關係微妙,稍有不注意,就會矛盾重重,互不相讓。即使中間有著男人的調和,但彼此的關係,還是經不起任何一絲考驗。
1
小孟嫁給老公時,婆婆並不待見她。雖然小孟主動不要彩禮,不要婚房,但婆家依然認為她配不上她兒子,只因為小孟婚前未婚先孕。
小孟主動低頭討好,並沒有換來婆婆的好感。相反在生下女兒後,婆婆反而更不喜歡她,認為她生了個賠錢貨。婆婆不出錢不出力,甚至也沒伺候小孟月子。
小孟心裡難受,但她卻沒有大吼大叫,跟婆婆各種理論。婆婆不伺候月子,她就請娘家媽來伺候。婆婆不出錢,她也沒有揪著不放。
2
原以為自己和女兒得到了婆婆這樣的冷遇,可沒想到過了兩年弟媳生下兒子,婆婆對她的待遇卻截然不同。
在得知弟媳生了兒子,婆婆早早就到了醫院伺候。她什麼都搶著做,一個人包攬下了所有活。不但如此,婆婆還背著小孟暗地裡獎勵了弟媳五萬塊錢。
要不是小孟剛好去醫院探望弟媳,她也不會知道婆婆竟然如此重男輕女,整個人都偏心得過分。看著對弟媳噓寒問暖的婆婆,小孟心裡很不是滋味。
3
婆婆雖然不待見她和女兒,但她卻賴在小孟家養老,一直不走。老公是個孝子,自然不會趕走婆婆。相反,哪怕婆婆對待小孟再冷漠,老公也依舊要求小孟孝敬婆婆。
小孟沒有顧及婆婆的面子,直接拆穿婆婆重男輕女的做法,可婆婆卻有些惱羞成怒地說,你生了個丫頭片子,誰稀罕誰伺候。而我只稀罕我的大孫子,我給孫子五萬見面禮又礙著你什麼事?
婆婆的話,既無情又自私。小孟一時半會,竟然找不到話回她。婆婆吃她的住她的,卻天天對她挑三揀四。如今婆婆,還把重男輕女擺在檯面上。
4
小孟沒有再爭辯,她對婆婆說,你去你小兒子家養老吧,我可沒有義務給你養老。不管婆婆如何反對,小孟都堅持把婆婆送到小叔子家。既然婆婆如此偏心小兒子,那她也沒必要搶著在婆婆面前討好。
但婆婆卻不願意,說她偏心孫子是天經地義的事情,她一個外人沒資格對她指指點點。老公也勸她不要太斤斤計較,哪個父母不重男輕女,他父母也只是人之常情。
而他們作為兒子兒媳,給父母養老是天經地義的事情,即便他父母再偏心,給他弟弟再多錢,那也是他父母的權利。小孟覺得很可笑,這一家人就是看準了她好欺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