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鄭少秋,大家少不了提起沈殿霞,
他的這一生,都與她糾葛不清。
但眾人不知道的是,在此之前,他還有過一段婚姻。
還未成為演員的他,就與第一任妻子盧慧茹相識相知,
兩人婚後不久,很快就誕下女兒鄭安儀。
但兩人卻因性格不合,相愛三年後就分手了,
女兒交由媽媽撫養。
鄭少秋曾在節目中透露:「對於女兒是有些遺憾,不知道在街上碰到,還能不能認識彼此。」
成名後的他也曾想過與女兒相認,
但多年未見令他們十分生疏。
雖然大學時,他還為女兒支付過學費,
可自從畢業後,兩人幾乎就沒了聯繫。
而被大眾熟知的鄭欣宜,是沈殿霞與鄭少秋所生,
1987年,42歲的沈殿霞頂著莫大的生命危險,
為鄭少秋剖腹生下了女兒鄭欣宜。
父母都是明星,她本可以過上富裕的生活,
成為大家羨慕的星二代。
可在她只8個月時,這個家庭就破碎了。
當時,沈殿霞剛生下女兒,還未過哺乳期,
鄭少秋就急急忙忙從家裡搬了出去,
當時沈殿霞萬般哀求,甚至抬出了剛出生的女兒,
只為了能夠挽回這段婚姻。
可鄭少秋沉默片刻,依舊說道:「女兒我會照顧,但我已經遇到自己喜歡的人,我們還是分開的好。」
回家後,沈殿霞緊緊地把女兒擁抱在懷裡,
眼淚不由自主的往下掉。
可襁褓中的鄭欣宜對發生的事情還並不知情。
沈殿霞滿含淚水地看著女兒,
心裡默默安慰自己:「這樣也好,孩子也不至於在一個吵鬧的環境中生長。」
於是,在鄭欣宜8個月時,父母簽署了離婚協議,
鄭少秋凈身出戶,遠赴台灣發展,一別就是多年。
離婚又帶著孩子的沈殿霞,生活十分艱辛。
當時她剛生下孩子不久,心臟病、糖尿病、高血壓等病症交織,
讓她的身體狀況非常差,
連頭髮都幾乎掉光了。
雖然她早已心力交瘁,但依舊咬緊牙關,
帶上爆炸頭樣式的假髮復出。
為了養女兒,她拚命工作。
然而,當她還沒從悲傷中緩過來時,
鄭少秋就已經帶上新歡官晶華登記結婚。
聽到兩人的喜訊時,
她強撐的笑顏再一次崩潰。
她緊緊抱著女兒,
抽泣地說到:「你爸還是和那個女人結婚了。」
鄭欣宜敏感地察覺到母親的心情,「哇」地一聲哭了出來,
沈殿霞把女兒抱得更緊了,
眼淚不停得滴在女兒的頭髮上。
自此以後,她堅強地帶著女兒,
從未在孩子面前流淚哭泣。
從那以後,她完全斷絕了情愛,
把所有的心思都投到了女兒身上。
鄭欣宜的吃穿用度都是最好的,
海鮮、鮑魚更是家常便飯。
但她對女兒疼愛有加的同時,
也從不阻止父女倆見面。
小時候的鄭欣宜還非常奇怪,
為什麼她的父母是分開生活,
好幾個月才能見上父親一面呢?
直到母親將兩人的戀愛往事娓娓道來,
她才知道這個父親根本就不是自己心目中那般偉岸。
時間回到1971年,當時沈殿霞替好朋友轉交一封信給鄭少秋,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結果第二天,就看見鄭少秋在酒店痛苦。
原來那封信不是她以為的情書,
而是一封分手信。
她覺得十分內疚,於是,那段時間總是陪著他,
就這樣,她慢慢就愛上了這個帥氣的男人。
可他們在一起並不般配。
當時沈殿霞名氣大,事業紅火,
而鄭少秋卻是個無名小卒。
外表上,一個英俊帥氣,一個樣貌普通。
這樣的搭配,鄭少秋如何能看上她呢?
正因如此,所有娛樂圈的人都覺得他動機不純,
就連結拜大哥也都勸告她:「你小心點啊,人家在利用你。」
但正處於熱戀中的她,早就沉迷在這份愛情的美好中,
怎麼會聽旁觀者的勸告呢。
他們在一起後,
本來不會做飯的她,竟然學著做飯洗衣,
照顧鄭少秋的飲食起居。
不僅如此,她還利用自己的人脈、資源,
為男友的事業鋪路,
此後,他才演繹了風華絕代的楚留香、乾隆,
事業也上了一個新台階。
為了更好地照顧男友,
她甚至放棄了自己紅火的演藝事業,
跟隨他來到台灣,
但她的付出換來的並不是對等的回報。
1984年,鄭少秋剛到台灣時,就接拍了《楚留香新傳》,
他也因此認識了官晶華。
當時官晶華才剛滿20歲,而鄭少秋已經37歲了,
她的青春活力深深地吸引了鄭少秋的目光。
不久,兩人便傳出了緋聞。
沈殿霞知曉後,萬般痛苦,
她也曾質問過鄭少秋,但鄭少秋卻從未承認過。
為了證明自己的清白,
他主動說願意和沈殿霞結婚。
這是她期待多年的事情,自然是欣然同意,
但場景卻遠遠不像她預想中的那樣。。
1985年,她僅僅穿著一件藍色舊旗袍,
伴著牧師的祝福,就嫁給了鄭少秋。
連婚禮都這樣草草了之,
或許這也正印證了他們感情的結局。
結婚後,鄭少秋仍然與官晶華保持聯繫,
甚至還說出:「你若3年內沒有生下孩子,就別怪我翻臉無情這樣的話來。」
但沈殿霞仍然心存希望,為了挽回丈夫的心,
她冒著生命危險,生下了女兒鄭欣宜,
卻依然遭到丈夫的背叛。
即使家庭早已支離破碎,
但和母親一起生活的鄭欣宜卻從不覺得缺少父愛,
因為母親給她的愛實在是太多了。
雖然經歷過不堪的過去,
但沈殿霞一直都讓鄭少秋參與女兒成長的每一步,
並且她從來都沒在女兒面前說過鄭少秋的任何不是。
除了這些以外,她總是帶著女兒去看鄭少秋參演的電影、話劇,
告訴女兒要尊敬爸爸,
要叫官晶華為「阿姨」。
雖然她看似大度,但這並不代表她原諒了前夫,
剛分開那幾年,只要聽到對方的名字,
她就難過不已,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
曾經她非常憤怒的說:「在我的字典里,從來沒有官晶華這幾個字。」
隨著時間推移,她也看開了,但始終都不願意原諒官晶華。
在《魯豫有約》中,她說:「我什麼都可以不計較,只有這件事不能不計較。」
也許是遺傳了母親的優秀基因,
她從小能歌載舞,
沈殿霞也總是帶著女兒出現在各大媒體。
每次只要兩人一同出境,總會萌態百出。
母女倆的身材像極了,甚至女兒更勝一籌。
因為身材臃腫,鄭欣宜總是無法買到自己喜歡的衣服,
甚至連試穿的勇氣都沒有。
女兒的內心,沈殿霞看得真真切切,
每當逛完街,她都會把女兒看了好幾眼的衣服買上兩件,
然後讓御用服裝師改成一件。
然後再告訴女兒找到了加大號,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沈殿霞的這番心思,
足以看出她對女兒的百般疼愛。
後來,在大家的議論紛紛下,鄭欣宜決定減肥了。
於是,沈殿霞就找到減肥公司,親自試驗。
可沒想到,這裡不僅減肥餐非常難吃,
而且減肥機器也令人痛不欲生,
每次使用完,身上都一片青紫。
親自體驗過減肥的不容易後,她本想在女兒失敗時好好安慰一番。
可沒想到,僅僅一年的時間,
女兒就完全變了一個人。
然而,青春期的女兒也開始有了一點叛逆,
媒體也開始爆出她抽菸、貪玩的負面信息。
消息一出,沈殿霞就給女兒打電話:「你在哪裡?」
鄭欣宜回答道:「我在和同學唱歌。」
沈殿霞在電話這頭都被氣笑了:「你快回來,記者都已經拍到你吸菸的照片了。」
當時,鄭欣宜愣了幾秒,才答應立即回了家。
進入家門時,沈殿霞好氣又好笑地問道:「什麼時候學會抽菸的?我怎麼不知道?現在好了,人家可有故事寫了,你要自己想辦法應對。」
為自己的行為負責,這是沈殿霞教會女兒的,
但她卻一直站在女兒身後。
不幸的是,2006年,沈殿霞被查出患有腫瘤。
她攢著最後那股勁,利用自己所有的人脈和資源,為女兒鋪路。
病痛的折磨使她一度瘦骨嶙峋,甚至連喘氣都痛苦,
但她依舊帶著女兒參加各種活動,
囑咐「老朋友們」多多關照女兒。
就連TVB40周年的晚會上,
她也打著強心劑,強撐著領取大獎,
並讓女兒在這裡獻上首唱,以歌手身份出道。
2008年,在遺憾和悲痛中,
「開心果」沈殿霞悄然離世。
從此,江湖中有的只是她的傳說,
以及那個用生命愛護的女兒。
她為女兒留下了夠用一輩子的遺產,卻也立下了遺囑,
等女兒到了35歲才可以繼承,
在此之前每月只有2萬元生活費。
自此以後,大家都想看看,
這位在母親葬禮上,說要爭氣的姑娘會過得怎樣?
就這樣鄭欣宜還未走出喪母之痛,
就已被催促著「證明」自己,
她的言行舉止稍有不妥,就會被惡意放大。
終於,被壓得喘不過氣的她開始自暴自棄。
她暴飲暴食、變賣財產....
她談了無數次戀愛,卻要負責男友的開銷。
很快,她又變回那個胖胖的自己,
也成了「窮光蛋」,在最艱難時,
她的卡里只剩下26元,連一杯咖啡都買不起。
但即便如此,她也從未向父親開過口。
當媒體問鄭少秋:「你為什麼不資助女兒?」
他萬般無奈,連連搖頭:「我這女兒非常固執,從不肯向我要錢。」
看到鄭欣宜變得萬分落魄,媒體都嘲笑她:「往日的『公主』淪為了『敗家女』」。
那些年,鄭欣宜一直深處人生最低谷。
最好,在母親好友的開導下,她痛改前非,
決定不辜負母親的那份期待,好好活下去,
讓母親在天堂放心。
於是,鄭欣宜在熟人的幫助下,
接拍了《畢打自己人》,正式進入演藝圈。
第二年,曾志偉為了照顧昔日舊友的女兒,
就拿著《72家租客》的劇本找上門來
那些年,她拍完戲後很快就專註於唱歌,
很快就綻放出自己的才華。
2011年,她發行了系列專輯,
其中《半份關心》、《渺小》等歌還入選為優秀金曲獎。
2016年,她的歌曲《女神》被評為「年度女性之歌」,
事業可謂是紅紅火火。
2021年,她在香港叱吒樂壇的流行榜中,
一舉斬獲了「最佳女歌手金獎」和「我最喜愛女歌手」雙重大獎。
值得一說的是,自1988年設立這個獎項以來,
每個獲獎的歌手都在後來取得了不菲的成就,
從張國榮、梅艷芳,到Beyond、四大天王,足以見這個獎的價值不一般。
令人驚訝的是,一向唾罵她的港媒,
風向終於變了,一致對她表示了高度的肯定。
由此可見,她出道11年,
終於靠著自己的努力獲得了成功。
那些年,鄭欣宜極度頹廢,甚至和鄭少秋也極少見面,
所以有不少人懷疑他們關係不和,
但她卻並不在意外界的看法。
「我不會生氣,也不會特別愛我爸爸,畢竟他始終只是我爸爸。」
沈殿霞逝世後,鄭少秋提議把她接過去一起生活,但鄭欣宜並未答應,
因為她認為已經21歲了,是時候該成長了。
母親不在的這些年,她也嘗試著理解父親,
彼此開始有了更多的互動,
他們開演唱會,都會邀請彼此出席參加。
女兒上綜藝時,鄭少秋也會現場助陣。
內容未完,請按「第4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