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於上個月離開了,她走得很安詳,沒有悲傷,沒有痛苦,身上清清爽爽。母親的離開,雖然讓我悲痛難抑,但看到她安詳的遺容,我知道她走得了無牽掛。
能讓母親臥病在床的幾年過得不那麼狼狽,得益於我的婆婆!在我們最難的時候,是公公婆婆主動伸出援手,才讓我這個小家從風雨飄搖中安穩地走過。
母親得的是老痴呆症,最後完全失智失能,只能癱瘓在床,病魔把她折磨得很可憐,但她又很幸運,因為她的女兒遇到了天下最好的公公婆婆,連帶著她也享受到了在生命最後階段最好的禮遇。
自述人:陳麗(化名)
職業:高校教師
年齡:45歲
01
我老家在四川,是家裡的獨生女,大學在江蘇讀的,碩士畢業後留在江蘇一高校當輔導員。先生是我留校後認識的,當時他在讀博士,博士畢業後,也留在學校當老師。他家在本地,就住在學校附近,也是獨子,父母是公務員。
婚前,他父母給我們在他們同一個小區買了婚房,婚後我們吃喝跟公婆一起。我性格文靜,平時話不多,但家裡事樣樣也都會幹,公公婆婆很喜歡我,他們待我如親閨女。
孩子出生後,因為公公婆婆還在上班,而我媽剛好退休,我爸也還在上班,我就讓我媽一個人過來幫我帶女兒。
每天下午,婆婆一下班回家,丟下手裡的包,就會到我家接替我媽帶孩子。她說我媽白天帶孩子很辛苦,讓我和老公幫著做晚飯,晚上要好好休息一下。
為此,我媽特別感謝我婆婆的體貼,兩位母親處得像姐妹似的。我和先生心裡好欣慰。
女兒3歲的時候,婆婆退休了,我媽想到我爸一個人在家,就依依不捨地離開我家,回到四川了。這以後,接送孩子,以及孩子的吃喝拉撒等瑣碎的事情,都是我公公婆婆包著,我和先生只需晚上回家陪陪孩子,管管學習之類的事。
有老人的支持,我們全力撲在工作上,我和先生事業發展得一帆風順。女兒上小學,成績也很優秀,雙方老人身體健康。
我們享受著和諧幸福的時光,可這樣的歲月靜好卻因為我父親的突然離世戛然而止。
父親退休以後,和母親在老家,身體一直不錯,但在我女兒10歲那年,父親卻在一個冬天的夜晚,突發腦溢血,一覺睡過去了。
父親的突然離開,讓母親一時無法接受,她沉浸在悲傷中無法自抑,作為獨生子女,我不放心把母親一人丟在老家,跟先生商量好後,把母親接過來,跟我們一起住。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02
原以為母親跟我們一起住,人多熱鬧,會減少她觸景生情,引發悲傷的機會,但我很快發現,母親跟幾年前在我家幫我帶孩子時候比,她性情大變,不再愛說話,常常一個人自言自語。
有時候,她做好了飯,我們一家人圍坐在一起準備吃飯時,她卻說:「去呀,叫你爸爸來吃飯。」說著就起身到房間找我爸爸,我阻止她,說爸爸不在我家,她恍然大悟:「你爸走了!」然後,滿臉悲傷,飯也不吃,就躲到房間裡哭去了。
上六年級的女兒滿臉疑惑:「爸爸媽媽,阿婆怎麼啦?是不是病啦?」
女兒的話驚醒了我,雖然我不願意承認,但母親可能真的是病了。先生讓我帶她到醫院找心理醫生看看,可心理醫生提醒我最好看神經內科。
掛了個專家號,經過專家醫生的一番檢查評估,他斷定我母親得了老年痴呆症。母親知道自己的病後,無法接受,嚎啕大哭。說活著只會拖累我們,讓我別再管她,讓她早點去找父親。
我只有這麼一個母親,怎麼可能不管她?我擔心母親想不開,抱著她哭著說:「媽,只要有我在,我不可能不管你的。你活著,我心裡就有著落,你要是有個好歹,我該怎麼辦?」
這個時候的母親還是清醒的時候多,她說自己也捨不得丟下我。
醫生說現在干預,可以延緩母親的病情,但母親吃藥後,並沒有阻止病情的發展,她變得容易忘事,有次早上出去買菜,到了中午我們下班回家吃飯,發現她不在家,我慌了,打她手機,竟然手機落在家裡。問我公婆是不是到她家去了,公婆自然不知。
我們趕緊發動熟人四處尋找,最後還是報警,警察在火車站找到了她。
事後問她怎麼跑到火車站了,她說自己也不知道怎麼回事,她記不得回我家的路,只記得是坐火車來的,就打車到了火車站。
這以後,我不敢讓母親一個人出門,但母親才65歲,除了忘事,她身體並無疾病,以前也是勞動慣了,在我家燒菜做飯,收拾屋子,一刻也閒不住。刻意不讓她出門,她還會傷心難過。無奈,我就在她的鑰匙鏈上掛了個卡片,寫上母親的病情和我的手機號,讓她隨時掛在脖子上。
但隨後發生的事,讓我不只是擔心母親會走丟,而是擔心她會釀成大禍。
03
自從母親走丟過一次後,我上班後在半個上午和下午都會打個電話,確認一下母親可在家。記得那是個周一,上午10點鐘打電話,母親接電話時,感覺她還很正常,中午下班,我和先生一進家門,就聞到一股焦糊味,我衝進廚房,鍋里的菜糊了,已經冒煙,我趕緊關掉火,叫「媽,媽,你在哪?怎麼菜糊了,都不管?」
結果,家裡找一圈沒人,她出門了。我驚出一身汗,趕緊和先生又出去找人,還好這次她沒走遠,正在小區的后街上轉悠,問她幹嘛?她說我爸爸在打牌,叫他回家吃飯。我們哭笑不得。
跟先生談起這件事有些後怕,先生擔心母親在家點著了灶台的火,人犯糊塗,會把家燒了。我何嘗沒有這個擔心?
母親清醒的時候,被我們說起這件事,她哭著說自己不是故意的,她完全忘了在燒菜。我們當然知道,她不是故意的,只好極力安慰她,但她也擔心自己會惹出大事。她讓我乾脆把她送到養老院去。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父親走得急,我一天孝都沒有盡到,現在母親得了這樣的病,我怎麼忍心把她送到養老院呢?
我糾結著要不要辭職回家照顧母親,當我把這個想法告訴先生的時候,他有些猶豫。他知道我熱愛自己的工作,在學校我也乾得不錯,但母親的情況也確實不容樂觀。
我倆這天晚上輾轉反側,一夜未眠。第二天,先生說,他想去跟他父母商量一下這件事,看看他們怎麼說。我沒有反對,畢竟我要辭職是件大事,徵求公婆意見也應該的。
我請假帶母親去醫院複查,醫生說沒有好的辦法,只能吃藥維持。中午回到家,先生告訴我,他爸爸媽媽不同意我辭職,她媽媽說她每天過來幫我們陪著我母親一起買菜燒飯。
我聽了自然開心又感動,但又怕我媽的病連累了婆婆,會影響今後的相處。
婆婆像是了解到我的想法似的,一吃過中午就過來了,她讓我放寬心,她說自從我媽來我這兒把我家裡事都管了之後,她和公公兩人在家也沒啥事,公公成天喜歡到處閒轉,她一個人在家也無聊,早就想過來陪我媽,做個伴,又怕我媽多心。
現在,既然我們有需要,她正好過來跟我媽一起聊聊天,做做家務,挺好的。她還笑著說,他們老倆口在家吃飯也沒勁,現在一大家子一起吃飯,又節省又熱鬧,多好啊。
我知道婆婆是寬慰我,但有婆婆在,我也真的可以放心。只是我隱隱地擔心母親病情發展嚴重了該怎麼辦。
04
有了婆婆的細心陪伴,我沒了後顧之憂。但母親的病情還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在不可遏制地惡化。她犯糊塗的次數越來越多,會產生幻覺,性格也變得暴躁,喜歡罵人,還常常把我女兒當成小時候的我。
一次,女兒放學回家,由於小時候養成的習慣,一回家就吃水果、零食,再去做作業,但這天回來,我婆婆剛好上洗手間了,我媽看到我女兒在吃零食,沒去做作業,開口就罵,看我女兒詫異地看著她,她還準備上前打她,嚇得小姑娘只喊奶奶救命。
婆婆忙不迭地出來干預,哄了小的,又去安撫老的。等我媽平靜下來,問她怎麼了,她卻什麼也不知道。
我安撫女兒,說外婆可能把她當成小時候的我了。想當年母親對我讀書抓得很緊,但她只是態度嚴厲,並不打罵,不知道現在怎麼變得愛罵人,還有打人的傾向。
女兒擔心惹怒外婆,自這以後放學回家就躲到自己房間,水果、零食都是奶奶給送到房間。
再到後來,母親的精神狀態越來越差,她白天再也不能跟婆婆一起燒飯做家務了,白天經常迷迷糊糊地要睡覺,要是婆婆跟她說話,不讓她睡,她會煩躁,並生氣罵人,婆婆只好隨她的意,讓她睡,可到晚上,母親就不睡了,還會半夜起來一個人自言自語,還會去廚房燒飯。鬧得我們一家三口都睡不好。
女兒當時正在讀初二,馬上要升初三,面臨中考。孩子晚上睡不好,白天上課沒精神,成績下滑厲害。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從小成績優秀的小姑娘,自尊心極強,看到自己成績掉下來,非常焦慮,脾氣也變得極差,成天在家繃著個臉,看到外婆也不理她,還很嫌棄地躲她。外婆清醒的時候,看到外孫女這樣,就很傷心,說自己討人嫌。
我只能兩邊安慰,可女兒哭著對我說:「媽,外婆是不是傻啦?她天天晚上鬧得我睡不好,白天頭暈暈的,上課沒法集中注意力,這樣下去我肯定考不上高中,我不想讀書了。」
女兒正在青春敏感期,她的情緒波動,我們一家都不敢小覷。
母親病得越來越嚴重,女兒又提出不想上學,這一老一小把我逼得也快抑鬱了。
05
我跟先生商量這樣下去也不是個辦法呀,還是狠狠心把母親送養老院吧,按醫生的預測,母親的病情發展到最後肯定是徹底糊塗,並無法自理。
可先生說,就怕把母親送到養老院,她病情發展會更快,他擔心我以後會內責後悔。他說他再問問他父母的意見,看看能不能在小區租個房子,專門給母親住,再請個阿姨陪護她,白天讓婆婆過去燒飯,並陪陪她,一家人還是一起過去吃飯。
我和先生一起去徵求公婆的意見,他們一口答應,婆婆說我母親的事都交給她來管,讓我們陪伴、安撫好孩子就行。
很迅速地,婆婆在小區找到了一家空閒的小戶,讓人打掃好,把我母親搬了進去。同時,婆婆也聯繫中介,請了個24小時陪護的阿姨。
白天,婆婆都要去我母親的小屋,幫她準備一切需要的物品,在母親清醒的時候,陪她說說話,並買菜燒飯,中飯和晚飯,我們一大家子都會過去吃。
母親搬出去後,晚上我們都能睡個好覺,女兒在我和先生的陪伴和安撫下,狀態漸漸地好轉。中考的時候,女兒如願考上了當地最好的高中。
而母親的病情卻眼見著她越來越嚴重。後來,她得了一次小中風,命是救回來了,但不再能說話,也徹底失能了,連大小便都不受控制。身上弄髒了,阿姨一個人弄不過來,每次都需要婆婆幫忙一起弄。
因為有婆婆在,阿姨對我母親也是精心看護。
每次,母親情緒煩躁的時候,婆婆都像對待自己親妹妹一樣溫柔地哄著我母親,到後來,母親連我都不認識,但看到婆婆就會含糊不清地叫媽媽,我知道我可憐的母親,已經把我婆婆當成自己的媽媽了。
每每看到這一幕,我的眼淚就不由自主地落了下來。在母親最需要我的時候,是婆婆替代我在履行責任。
在母親臥病在床以及最後安詳地離開,都得益於婆婆的真心相待。母親得這樣的病很痛苦,但她遇到我婆婆這樣的好姐妹,她一定很幸福和欣慰吧。
母親走了,我很難過,但我還有公公婆婆,他們是我世上最親的爸爸媽媽。餘生,我要儘自己最大的可能,和老公一起孝順他們,做他們乖巧貼心的小棉襖。
@君子世情閣感言:
陳麗是我的一位熟人,她是位性格文靜、待人和諧又愛笑的女性,當年她母親生病,女兒鬧退學的事,曾讓她差點崩潰,幸虧是她公公婆婆出手相助。
常言道,人心都是肉長的,陳麗婆婆這樣對她母親,陳麗今後肯定也會真誠對待公公婆婆。這老兩口的晚年無論遇到什麼,都會得到兒子媳婦的精心照看。人心換人心,是千古不變的真理。
人們都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這句話,真正應在了陳麗的公公婆婆身上。
世人都說婆媳矛盾是千古難題,但為啥陳麗跟婆婆關係卻處得比宛如親生的呢?這除了婆媳兩人都通情達理外,關鍵還是陳麗的丈夫在裡面起了關鍵的作用。
陳麗丈夫深愛妻子,也能體諒和了解妻子的痛苦、無奈。在陳麗想辭職或想把母親送到養老院時,都是她丈夫出面斡旋,爭取到她公婆的出手相助。
而陳麗公婆也是因為深愛兒子,怕家事影響到兒子的事業發展。表面上老兩口是在為媳婦解憂,實際上她們是替兒子解憂。
陳麗的公婆是善良的,更是聰明、通情達理的,這樣的老人晚年沒理由不幸福。真誠地祝福陳麗一家幸福如意,祝福兩位老人健康長壽!好人一生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