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有個婆婆立遺囑上了熱搜。
婆婆給兒子買了一套婚房,但寫下遺囑,房子只留給兒子,要是小兩口好好過日子,兒媳可以有居住權,要是離婚,房子跟兒媳無關。
這個遺囑引起很多人討論。
有人認為,婆婆挺明智的,她買的房子,當然有權利決定給誰,丈母娘也不會把房子給女婿,沒毛病。
也有人認為,婆婆這樣做傷感情,本來好好的一家人,有了這個遺囑兒媳難免不會多想,婆媳關係容易有間隙。
一千個人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沒有對與錯之分,那麼這樣的事情到底會不會影響婆媳關係呢?
經歷過才有發言權,下面我們來看看趙阿姨的經歷,她就做了跟那位婆婆一樣的事情,到底家庭關係會怎樣呢?
01.一張遺囑,婆媳之間有了嫌隙
趙阿姨就一個兒子,她在兒子工作後,就早早操持買房的事情。
經過不斷對比,她選中一套開發區的房子,覺得那個地方離兒子上班地方近,而且很有發展潛力,她拿出全部積蓄,又借了親戚一部分錢,全款買下房子,寫的是丈夫名字。
她是這樣想的,兒子還年輕,以後可能會自己買房,沒必要占用他的名額,再說房子付的全款,也要把主動權放在自己手裡,年輕人思維活絡,要是創業出現問題,很有可能會把房子搭進去,那是父母一輩子的積蓄,不能不防。
不得不說,她還是很有眼光的,房子所在的位置,很快通了地鐵,一所幼兒園和小學也建成招生,房價比原來漲了一大截,但趙阿姨心裡波瀾不驚,這是給兒子的婚房,肯定是用來住的。
兒子戀愛後,把女朋友領到家裡,趙阿姨看兩人感情好,就大方把鑰匙給兒子,讓兩人商量著裝修,按照自己喜歡的風格來,心裡才能不留遺憾。
女孩得知房子是全款買的,就提出自己可以出一部分裝修款,趙阿姨就不再操心,讓小兩口自己去忙活。
舉辦過婚禮,兒子兒媳就住進了新房,趙阿姨還是住在老房子,她覺得分開住比較好,再說,老房子住習慣了,買東西也比較方便。
兒媳懷孕時,趙阿姨跟很多婆婆一樣,盡心盡力照顧兒媳,給她買了很多營養品,還換著花樣給她做菜。
衝著婆婆的這份心意,兒媳對她也很孝順,過節主動給婆婆買衣服,一件衣服上千塊,比自己的衣服都捨得,婆婆過生日時,兒媳還特意給婆婆買了一對金耳環。
趙阿姨逢人就說,自己有個好兒媳,惹得鄰居們都羨慕,覺得她運氣太好了,擁有了很多人羨慕的生活。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誰也沒想到,問題出在房子的冠名權。
孫女該上學了,按照規定,孫女的戶口必須在新房,才能進入附近的小學,兒媳就跟丈夫商量,得把戶口單獨分開,要不然就耽誤孩子上學了。
父女倆的戶口,都在趙阿姨的戶口本上,兒媳的戶口沒遷過來,由於房子是婆婆婚前買的,兒媳也沒提遷戶口的事,就這樣拖了下來。
為了孩子上學,小兩口特意回家商量,看能不能抓緊把房子過戶到兒子頭上,這樣孫女才能跟著父親轉戶口。
趙阿姨對這件事早有考慮,她當著兒媳的面說:
「房子可以過戶,但我醜話說在前頭,房本上只能寫兒子名字,並且寫下協議,房子屬於婚前財產,萬一你們以後鬧矛盾,誰也別想打我房子的主意,當然,要是你們好好過日子,就沒什麼問題。」
兒媳臉色平靜,接了一句:「行,你想怎麼辦都可以。」
說完,她轉身離去,趙阿姨也把房子過戶給了兒子,孫女正常上學,看起來什麼都沒變,但生活還是發生了變化。
02.婆婆生病,兒媳有沒有義務伺候?
在沒有談房子的事情前,兒媳跟婆婆關係很好。
好的什麼地步,一家人打麻將,眼看婆婆輸了錢,兒媳害怕婆婆難受,故意給丈夫使眼色,悄悄放水讓婆婆贏點小錢。
從這樣的小事,就可以看齣兒媳對婆婆的在乎,兒媳總是說:「我嫁過來,你把我當閨女對待,我也要好好孝順你。」
一家人過日子,能夠開開心心最重要,趙阿姨對自己的婆婆之道很驕傲,她覺得自己做事有智慧,所以贏得了兒媳的尊敬。
慢慢地,她發現兒媳變了,周末不再買東西過來看她,就算她去看孫女,兒媳也是做著自己的事情,少了往日的熱情。
趙阿姨也沒放在心上,她依然樂呵呵催兒媳要二胎,原來兒媳答應過,等大寶上學,就考慮要二寶的事情。
可現在兒媳改變了態度,她直接表示:「媽,我不想要二胎了,工作壓力大,我得抓住這次升職的機會,把手裡的項目做好。」
「工作哪有孩子重要,女人的青春就那麼幾年,早點要二寶,我還有精力幫照顧。」
「不用了,媽,你照顧好自己就行,我真不打算要了,工作更重要。」
聽了兒媳的話,趙阿姨心裡不舒服,自己對兒媳還不夠好嗎?全款買的房,讓他們沒有還房貸壓力,要二寶多好的事情,為啥要拒絕?
更讓她想不到的是,自己住院了,兒媳居然不來服侍自己。
趙阿姨是在廚房摔倒了,老伴兒下麵條吃,油漬噴了一地,再加上洗菜的水沒擦乾淨,趙阿姨進去沒防備,一下子滑倒了,被送入醫院,檢查出大腿粉碎性骨折,需要動手術。
她第一時間想到兒媳,想讓兒媳請一段時間假,在自己住院期間照顧一下,可電話打通了,兒媳只是表示下班後去看望,並沒有答應請假的事。
趙阿姨覺得,兒媳照顧自己最合適,老伴兒和兒子都是男人,做事毛手毛腳,照顧起來也不方便,自己沒女兒,兒媳就得承擔這個義務。
兒媳下班後,買了一些東西過來探望,並且拿出2千給婆婆,讓她想吃什麼就買點,不要節約,需要用錢只管說,但她真沒時間來照顧。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趙阿姨生氣了,她對兒媳說:「我對你好有什麼用?果然兒媳就是靠不住,你住著我買的房子,難道就沒有感恩之心嗎?」
兒媳笑了,對婆婆說:
「媽,我住你買的房子不假,但我真沒必要感恩戴德,第一,婚房婆家提供很正常,如果我買房,不就是招婿了嗎?你願意麼?第二,房子我沒有白住,裝修和買家電,我花了十五萬左右,這筆錢就算租房,我也住得理直氣壯吧。」
「再說,你把房子留給兒子,跟我毫無關係,我沒有計較就算肚量大了,還要我怎麼感恩?我算是看明白了,你心裡一直防著我,我也不生氣,畢竟日子是過出來的,我想要什麼生活,需要自己打拚,所以,我只能把工作當第一位,你不介意吧?要是你一定想找人伺候,可以找兒子,他有這個義務。」
兒媳說得有理有據,趙阿姨竟找不到理由反駁,她不捨得耽誤兒子上班,只能在醫院找了一個護工,可護工哪有那麼耐心,幹活就像完成任務,趙阿姨吃了不少苦,心裡也產生了悔意。
03.好的關係,是信任和坦誠
從醫院出來後,趙阿姨反省了自己的做法,意識到確實有問題。
人與人之間的感情是相互的,如果你把兒媳排斥在外,做事總是提防兒媳,那麼,兒媳也會感受得到,對婆婆不會那麼親熱。
趙阿姨很懷念原來的生活,那時候兒媳跟自己關係友善,一家人說說笑笑多好啊。
在一個周末,趙阿姨把兒子兒媳喊回家,當著大家的面,把那份協議撕掉了,對兒媳說:「媽不該這樣做,傷了你的心,對不起,你進我家門這麼多年,我能看出你是好姑娘,以後就不干涉你們的事情,你可以把名字加房本上。」
兒媳很感動,對婆婆說:「媽,你放心,我們夫妻感情好,房子加不加名字都可以,要是夫妻感情不好,加了名字也依然會離婚,你說是不是?」
「對,最重要的是感情,媽糊塗啊。」婆婆拉著兒媳的手,所有的隔閡都化解了。
網上有人問:「兒媳有沒有義務伺候婆婆?」
其實並沒有標準答案,在法理上兒媳沒義務照顧婆婆,在情感上,婆婆需要兒媳照顧。
這就需要雙方平衡,要想贏得對方的心,就需要先把自己的心交出去。
有的婆婆擔心兒媳過不長,會分走自己家的房產,這樣的想法沒錯,但也不要表露得過於明顯。
你可以先觀察兒媳的人品,要是對方真心實意過日子,你就以誠相待,一家人感情融洽比什麼都重要,要是對方經常找理由吵架,你再做防範不遲。
之所以說這個話題,是因為這件事很多人都會遇到,到底該不該立遺囑,把房子的歸屬寫清楚,建議要根據實際情況而定,兒媳如果對房子也有付出,你就不能把對方排斥在外,比起房子,經營家庭關係更重要。
對此你怎麼看?你覺得婆婆該不該立遺囑把房子只留給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