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歲婆婆硬核養老,房子退休金都留給小兒子,卻要求住到大兒媳家
婆媳婆媳,十年看婆,十年看媳。大部分婆媳關係不好,問題就在於前面十年看婆。
人都是相互的,你全心全意對別人,別人也會全心全意還你。如果你不曾對別人有過真心和關心,又如何要求別人還你真心和關心?
所以,婆媳之間最好的相處之道,莫過於視如己出的關愛,相敬如賓的對待。
婆婆對待兒媳婦視如己出的關愛,將心比心,自己的女兒是女兒,別人的女兒也是女兒。兒媳婦相敬如賓對待婆婆,自己的媽媽是媽,別人的媽也是媽。只有如此,婆婆和媳婦才能不是母女,卻勝似母女。
01、大兒子結婚,婆婆無動於衷
很多人說,婆婆幫你是情分,不幫你是本分。婆婆不是媽,永遠不要過分期待。因為這個世界沒有不和的婆媳關係,只有你受不了的委屈。
丁敏深諳這個道理,因此在嫁給老公之後,她就再沒有對婆婆抱以極高的期待。只是讓丁敏意想不到的是,自己不對婆婆抱以希望,而婆婆對她和老公卻也壓根無動於衷。
丁敏和老公結婚的時候,婆婆以一句「兒子長大了,不應該再啃老」為由,拒絕了幫忙置辦婚房和彩禮。看著為了錢到處奔波的老公,丁敏最終心疼了,主動取消了彩禮。
至於婚房,則是父母心疼她,給她買的一套陪嫁房。如果不是這樣,或許丁敏和老公的婚姻,早就夭折在了搖籃里。
而在大兒子所有人生大事上都袖手旁觀的婆婆,還對丁敏的倒貼冷嘲熱諷,認為丁敏是沒人要,才會上趕著嫁給她大兒子。丁敏聽了,氣得差點跟老公鬧離婚。
02、55歲婆婆硬核養老
婆婆的落井下石,讓丁敏再也沒有了和婆婆親近的心思。即便後來她懷孕生孩子,婆婆也沒有過來伺候她,反而理直氣壯地說:誰生的女兒誰照顧,她沒有義務伺候兒媳婦月子。
婆婆的冷漠,讓丁敏受盡委屈,卻也沒辦法為自己伸張。因為老公安撫她,他父母確實沒有義務。為了孩子,也為了自己的父母,丁敏不得不消化了自己的情緒,只是從此和婆家就保持著不遠不近的距離。
作家拾遺曾說過:多孩家庭的紛爭根源,不是兄弟姐妹的分愛,而是父母的不公正。丁敏曾對這句話不以為然,直到小叔子結婚,婆婆掏空家底幫他買房置辦彩禮,丁敏才被刷新了三觀。
未完待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