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你怎麼沒按時送菜過來,讓我們吃什麼呀?」兒媳燕萍對王姨不耐煩地說。
王姨想想自從兒媳進了門,她和老伴任勞任怨,出錢出力,可沒有得到過一絲感激,稍微做得不如兒媳的意,就要被指責,頓時怒從心起,「以後這菜我不買了,給你媽的錢我也不給了,隨便你們了。」說完就氣沖沖地走了。
王姨的兒子前年剛結婚,房子是王姨老兩口買的,彩禮也是他們出的,辦酒席也是他們操辦的,但是收的禮金都給了小夫妻。
兒媳今年給他們家添了一個大胖小子,她原本想去照顧月子,可兒媳說想去月子中心,那裡更專業,照顧得更好,王姨二話沒說給了2萬。
出了月子,兒媳又說王姨平時太忙,正好親家沒事,可以來照顧孩子,就是希望王姨可以每個月給她母親3000,王姨覺得也合理,畢竟請保姆也要掏錢,還沒有這麼放心呢。
兒媳又要求王姨能隔天給他們買些肉菜送過來,剛好王姨在市場開店,買也很方便,王姨心裡不太舒服也忍了,任勞任怨地隔天買好各種肉類和魚蝦送到兒子家。
王姨和老伴在市場開了一家水果店,因為物美價廉,老顧客特別多,生意一直很好,所以收入一直還不錯,但也很辛苦,颳風下雨也不能休息。
這幾天老伴感冒了,還很嚴重,一個人看不了店,她實在走不開,就沒買菜送去兒子家,加上一忙,忘了跟兒媳說,兒媳也沒打電話問,等她想起來都三四天沒去了,老伴一好,她又趕緊買了大包小包的肉送去兒子家。
一進門,親家沒有搭理她,兒媳也一臉不高興,質問王姨這幾天幹什麼去了,也不送菜過來,讓他們吃什麼呢?
王姨想想為了兒子娶媳婦,買房子、給彩禮、辦酒席,還不算零零散散的各項開支,她自認為對得起兒子和兒媳了。
兒媳從懷孕以後吃的用的,讓買什麼就買什麼,孩子的一應用品說她買不好,讓給錢,她直接給了一萬。
孩子出生住月子中心的錢是她出的,給孩子紅包1萬,還買了一對金手鐲。
她想自己母親照顧孩子讓她出錢,她也出了,讓她買菜她也買了,這次她晚了2天過來,沒有關心她為什麼晚了,只有指責,讓她太寒心了。
她和老伴掙錢也不容易,兒子結婚差不多掏空了老底,他們一刻都不敢放鬆下來,想要多存點錢養老,不給孩子添麻煩,可他們也漸漸老了,現在就這麼對她,今後能指望得上嗎?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王姨看著一臉不耐煩的兒媳說「以後這菜我不會再買了,給你媽一個月的3000我也不給了你們愛咋樣咋樣吧!」
王姨說完就走了,她能想像兒媳會跟兒子怎麼鬧,她真的累了,為了兒子家庭穩定,她和老伴付出夠多了,如果兒子自己處理不好家庭問題那是他沒本事,反正這次她打定主意不管了。
娶妻娶賢這話真的太正確了,王姨對兒子的家庭包辦太多了,才會讓兒媳的心越變越大了,啃老啃得如此理直氣壯。
我認為老人幫助兒女成家就已經很好了,父母也要為自己打算,兒女成家以後更注重自己的小家,往往忽略了父母,想要過好晚年生活,完全指望孩子是不行的,還是要自己身體健康,而且卡上有存款,這樣哪怕情況再壞,起碼還有錢住養老院。
遇到這樣不知感恩的兒媳,就應該放手不管,人是兒子自己選的,就應該他處理好家庭問題,而不是讓父母一味地妥協,王姨現在想明白還不晚,她和老伴以後就多存點錢給自己養老吧!
你們覺得王姨這麼做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