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41年如一日的,照顧著自己的岳母,沒有怨言,沒有悔恨,有的只是一如既往的孝心和善心。
在他的眼裡,岳母從來不是負擔、累贅,而是整個家庭的福分。
如今的 岳母已經115歲,卻身體硬朗,享受著天倫之樂,
這都得益於他和整個家庭,無微不至的照料,他是怎麼做到在如此漫長的歲月中,始終如一?
(一)不幸再次降臨
楊文全是一位地地道道的農民,六十多歲的他已經白髮蒼蒼,被生活壓彎了挺直的腰板。
他家住在距離公路三公里左右的一處山腰間,家裡有幾間平房和一個院壩,
在院前院後,家裡還種著桃樹、李樹,花草以及楊文全自己種植的中草藥,整個屋裡則收拾得井井有條、乾淨整潔。
他的岳母李九蓮,1902年出生,在早年間生育過多個子女,但由於各種原因都沒能長大成人。
所幸, 年近50的她生育了兩個女兒,之後,又抱養了一個兒子。
1976年,不幸再次降臨,老人抱養的兒子離世了,這對於老人來說,是巨大的噩耗。
當時她已經年近古稀,自己腿腳各方面,也不再像年輕時候那麼靈便,需要有人來照顧,
老人的兩個女兒也都成家立業很多年,各自都有了自己的小家庭,跟誰一起生活成為了一大難題。
兩個女兒當即一起商量,誰來照顧母親的問題,做工回家後的楊全文聽見後,直接表態,
說 沒什麼可商量的, 他去接岳母一起生活。就是這麼一句承諾,
他 整整照顧了老人四十多年,再苦再累也沒有一句怨言,從來沒想過放棄。
照顧岳母幾十年,他們有過飽受饑餓的日子,也有現在吃飽喝足的幸福日子。
當年田地沒有下放前,整個家裡都揭不開鍋。
(二)田地的重要性
那個時候生產隊實行的是記工分,分糧制度,家裡除了妻子、岳母外,還有自己的父母親,
4個孩子,以及弟弟妹妹,總人口12人。
未完待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