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開始,兒子和兒媳住在這套房子裡也是挺好的,誰知道後來等兒媳婦生了孩子,又過了兩三年孩子即將要上幼兒園的時候,兒媳婦也不知道是中了什麼邪,突然開始嫌棄起公公婆婆當初給他們買的這套婚房,並且還說小區附近就沒有什麼好的學校,將來會耽誤孩子上學,堅持要給孩子重新買一套位置好的學區房!
其實當初陳阿姨給兒子買婚房的時候,並沒有考慮到這麼多,但小區外面幼兒園,小學,初中甚至高中都一應俱全,雖說這些學校不是什麼有名氣的學校,但孩子正常的上學還是沒有問題的,誰知道兒媳婦的要求太高了,就想孩子上一個好學校!
想讓孩子以後得到更好的教育,那買房子必須往市中心買,市中心附近倒是有幾個很有名氣的學校,但是那兒的房價也高的離譜,於是兒子和兒媳整天在家裡吵架,兒媳甚至大罵老公無能,連一套位置好點的學區房都買不起,陳阿姨的兒子也是被媳婦兒折騰的實在沒辦法了,於是他只能回老家來,向父母開口要錢重新買房子!
陳阿姨從兒子的臉上看出了委屈和無奈,聽兒子說,兒媳婦甚至都回娘家借錢買房子了,看來這次兒媳是鐵了心打算要重新買房,那陳阿姨還能說什麼呢?只能無條件的再一次去支持兒子和兒媳婦,雖說兒媳婦的這個決定有些強人所難,但她終歸還是為了孩子好,陳阿姨的心裡是有些生氣,但她還是不忍心去責怪兒媳婦!
於是她和老伴兒一合計,決定把留給自己的養老錢總共15萬全部拿出來,去支持兒子家買第二套房,最後兒媳也是東拼西湊,湊齊了40萬首付,在市中心的附近給孩子買下了一套面積很小的學區房,買好了這套學區房,兒媳婦的臉上終於露出了笑容,也不再整天和老公吵架了!
陳阿姨夫妻倆自從兒子長大以後,到現在兒子結婚成家,也有了自己的孩子,在這段時間裡,他們作為父母是過的真累呀!
陳阿姨和老伴兒不是沒有本事賺錢,可就算他們再能賺錢,也經不起兒子和兒媳這麼啃老呀,他們夫妻倆從年輕的時候就是村裡的種糧大戶,一開始農民種地是真的很辛苦,直到後來有了機械化播種,機械化收割糧食,陳阿姨和老伴兒才開始輕鬆一些,不像以前一樣面朝黃土背朝天了!
他們不但種植玉米,小麥,還種植花生,大豆,家裡還養了幾百隻雞,鴨,種了一大片菜地,農閒的時候陳阿姨和老伴兒就做起了小生意,到集市上賣雞蛋,鴨蛋,賣各種蔬菜,其實要不是後來被兒子和兒媳婦拖累,以陳阿姨和老伴兒的收入,他們的晚年生活肯定能過的很好!
自從兒子家買了第二套房子之後,陳阿姨也知道兒子一家三口現在日子過得緊巴巴的,她就經常給兒子家送來一些自己種的蔬菜,自己家攢的雞蛋,鴨蛋,每次來到兒子家,陳阿姨看到兒子和兒媳也不吵不鬧了,小日子過的挺溫馨的,陳阿姨就覺得之前她和老伴兒的付出也算是值得了!
可平靜的日子還沒過上幾天,兒子又來找陳阿姨要錢買車了,兒媳婦的意思是:別的女人在結婚之後回娘家都是開著汽車回去的,而她和老公都結婚好幾年了,現在回娘家還是坐公交車回去的,簡直太丟人現眼了,她覺得臉上很沒面子!
未完待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