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弟媳是外省人,雖然嫁來廣東多年,但是她依然習慣不了廣東的飲食習慣。也是,每個地方的飲食習慣都不太一樣,所以造就了中國的飲食的多元化。弟媳習慣了重口味的食物,所以總覺得廣東吃得太平淡、沒味道。我媽媽給外省兒媳寄了些農村土特產,弟媳竟然吐槽沒胃口,還不如送錢實際。到底是什麼東西讓弟媳如此反感呢?一起來看看吧!
醬油臘肉(半肥瘦)
我們廣東人曬臘肉,不像湖南、湖北、四川那樣用柴火煙燻的,我們放食鹽和醬油把豬肉腌制入味後,直接掛在太陽底下曬乾即可。弟媳說吃不習慣廣東的臘肉,沒有煙燻味就是不好吃的。
醬油臘肉(純瘦肉)
媽媽還擔心兒媳不吃肥肉,所以特意用瘦肉做了臘肉,同樣的做法,只不過這一包是純瘦臘肉。我媽說了,不管兒媳嫌棄不嫌棄,即便兒媳不喜歡吃,自己的兒子也要吃。所以弟媳吐槽吃不下也沒辦法,反正都是媽媽的一片好心。
醋泡蒜
這種醋泡蒜好像不是廣東人喜歡做的,不過媽媽說在網上看到經常吃點兒醋泡蒜對身體好,所以就自作主張做了醋泡蒜。別說弟媳嫌棄,其實我也吃不習慣這種東西。
醬油泡柚子皮
平常吃了柚子,剩下的柚子皮媽媽是不會扔垃圾桶的,她把柚子皮洗乾淨,用醬油泡,這種當鹹菜那樣,用來配稀飯真是一絕。小時候有人開車送到門口賣醬油泡柚子皮,20多年都沒見有得賣,說實話,看到弟媳這個我都饞了。
皇帝柑
皇帝柑是買的,媽媽說趕集時看到本地的皇帝柑便宜,才2元一斤,買了10來斤給兒媳寄去。都還沒吃,弟媳就說看到這橘子皮那麼青,肯定很酸。連嘗都還沒嘗就抗拒吃,其實皇帝柑很甜的,她不吃我也無可奈何。
未完待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